2015-2016学年福建漳州长泰县一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35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汝(jù)去吾(xù)勉(qì)丹 渔(jiāo)
B.祭(sì)神(yù)牲(chù) 仇(chóu)
C.(qì)下沮(sàng) 所(nì) (fēi)优
D.(shào)牢兄(mò)南方异(cuàn) 呱呱而泣(ɡuā ɡuā)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古诗文默写
(1)《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绪之重,难以排遣。
(2)《阁夜》中写野哭、夷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    。
(4)《苏幕遮》中,被王国维称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7)《游山西村》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调歌头》“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以父崧卿荫,补番禺县尉。
韩侂胄举恢复之谋,诸将偾军,边衅不已。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乃遣韩元靓来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壮士遗敌书,然皆莫能得其要领。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侂胄矍然。至濠州,金帅纥石烈子仁止于狱中,露刃环守之,绝其薪水,要以五事。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至汴,见金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宗浩叱之曰:“前日兴兵,今日求和,何也?”信孺曰:“前日兴兵复仇,为社稷也。今日屈己求和,为生灵也。”宗浩不能诘,授以报书曰:“和与战,俟再至决之。”信孺还,诏侍从、两省、台谏官议所以复命。众议还俘获,罪首谋,增岁币五万,遣信孺再往。金人见信孺忠恳,乃曰:“割地之议姑寝,但称藩不从,当以叔为伯,岁币外,别犒师可也。”信孺固执不许。复命,再差抵汴。宗浩变前说,别出事目。信孺曰:“岁币不可再增,故代以通谢钱。今得此求彼,吾有陨首而已。” 信孺还,言:“敌所欲者五事:割两淮一,增岁币二,犒军三,索归正等人四,其五不敢言。”侂胄再三问,至厉声诘之,信孺徐曰:“欲得太师头耳。”侂胄大怒,夺三秩。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信孺使北时,年财三十。既龃龉归,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后赀用竭,宾客益落,信孺寻亦死矣。(节选自《宋史·方信孺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
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B.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
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C.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
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D.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
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未冠”。
B.荫:古代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
C.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作国家的代称。
D.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三秩,即三级或三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信孺才能出众。曾得到周必大和杨万里的赞赏。与金国交涉时,都督府派去的人不能领会敌方要
领,而方信孺出使时能从容地与金国周旋。
B.方信孺临危不乱。他首次出使金国,遭到囚禁,被断绝柴火、饮用水,还受到威胁,但仍沉着冷静,
坚决不答应金国提出的五个停战条件。
C.方信孺坚守气节。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同意金国提出的交出主谋的无理要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
命来维护朝廷尊严。
D.方信孺勇于维护朝廷利益。他三次出使金国,先后拒绝了金国提出的增加岁币等有损国家利益的要
求,使敌方的贪欲无法轻易得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
(2)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4)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5)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拒绝“拿来”的校园文化   
走进现在的校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久经岁月
洗礼的中外名言被信手拈来复制、粘贴在学校的醒目位置,其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套用当下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就是“我们不生产校园文化,我们只是文化的‘搬运工’”。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丰满的“拿来文化”遭遇了现实的骨感。经过学校和教师“千呼万唤
始出来”的大气、典雅、庄重的校园文化往往“水土不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远的距离,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共鸣。许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或者是“一瞥了之”,甚至视而不见。校园文化因此沦为“花瓶”,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表面上看,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中旗帜鲜明地奉行“拿来主义”,缘于他们过度迷恋文化的
原貌,总想为学生打造一个原汁原味“无污染”的原生态文化体系。然而,究其根本,是学校管理者“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使然。
毋庸置疑,中外优秀文化理应得到传承,但学校管理者应该辩证地运用“拿来文化”。如果一味地生搬
硬套就会不切实际,无法激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而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校园文化,必须注重文化的再造
与创新,让经典文化历久弥新,融合时代发展特色。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原本地照搬优秀文化,要摒弃“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厘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进而让文化焕发时代特色,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拿来的只是别人的文化,原创且切合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增强民族文
化的自信与自觉,激发学生文化创新的潜能。比如,引用这句耳濡目染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我们可以站在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情操,以及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角度,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书山有路‘法’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式传承,重新赋予其时代的韵味,不仅能彰显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时代张力,更能让孩子们消除视觉疲劳,中听入耳。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每个地方都不乏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等丰厚的人文资源。建设富有特色、富
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资源,充分释放区域特色文化的优势和独特价值,切实做到“为我所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触摸到自己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进而徜徉于先辈们的思想、文化、精神之中,如此才能情不自禁地“亲其师,信其道”。
另外,每个时代都有公众熟知和喜爱的流行文化,将时代流行元素巧妙地嫁接到校园,可以有效地提升
校园文化的时尚感,增强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友谊且行且珍惜”“有钱不任性”……这些都是创新校园文化的鲜活素材,不应游离于学校管理者的视线之外。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要走“原创路线”,深入开发和创新优秀文化资源,营造特色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聚焦和释放校本文化的“人气”,真正让校园文化“软实力”变成素质教育的“硬功夫”。
《中国教师报》2015年10月14日第3版
【小题1】下列关于“‘拿来’的校园文化”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
“良苦用心”的久经岁月洗礼的中外名言就是“拿来”的校园文化。
B.这些大气、典雅、庄重的校园文化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远的距离,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和认
识上的共鸣,让学生感到“水土不服”,接受不了。
C.校园文化因为“拿来”沦为“花瓶”,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
地浏览或者是“一瞥了之”,甚至视而不见。
D.“拿来”的校园文化一味地生搬硬套不切实际,无法激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学校管理者“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使得想为学生打造一个原汁原味“无污染”的原生态文化体系
只能事与愿违。
B.只有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校园文化。
C.原创且切合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从
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D.学生普遍厌弃“拿来”的校园文化是因为它们是生搬硬套,失去文化的原貌。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譬如“书山有路‘法’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既注重文化的再造与创新,让经典文化历久弥
新,又融合时代发展特色,学生自然喜闻乐见。
B.建设富有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的人文资源。
C.作者认为即使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式传承,重新赋予其时代的韵味,也不能彰显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的时代张力,让孩子们视觉疲劳。
D.校园文化要鲜活靓丽,就要将时代流行元素巧妙地嫁接到校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
的时尚感,增强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萝卜花
丁立梅
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胡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一朵月季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卖小炒。一个小气罐,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或炒鸡肉,或炒猪肉。
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夹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极干净,外面罩着白衣。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的红。她有围裙,有袖套,过一会儿,她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
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盘,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的萝卜花,承载着五味调和百味香,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罢?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坐在桌旁雕着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前来了。
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中常常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作者在文章中就以萝卜花和女人作为全文的明线,以女人丈夫的遭遇作为暗线。
B.“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萝卜花本没有生命,作者却用“开”字,将萝卜花写得富有生命的活力与气息。
C.“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中的“期待和向往”主要是指因丈夫遭遇意外事故而导致家境的败落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D.小说中所写的女人只有土豆炒牛肉、土豆炒鸡肉、土豆炒猪肉这三样东西在她的手中传递,意在表现一种简单的生活有时却是一种有份量的生活。
E. 优美的语言在小说里可以造化作品阅读上的快感,《萝卜花》这篇小小说的语言就显得很优美,就跟那萝卜花一样,美好、喜人。
【小题2】文中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小题3】文章第三段浓墨重彩地描写女人的衣着打扮,试分析其作用。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以“萝卜花”为题有何用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