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题二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339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10/9

1.综合题(共3题)

1.
(选修2—海洋地理)
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9分)
(2)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6分)
2.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丙为图甲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10分)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10分)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并分析应采取的措施。(8分)
(4)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9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灾害,海冰灾害发生早,而且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根据2月16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辽东湾浮冰范围98海里;渤海湾浮冰范围15海里;莱州湾浮冰范围8海里;黄海北部浮冰范围20海里。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过警报标准,有关部门发布了海冰警报。

材料二 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警报示意图

(1)简要分析辽东湾海冰范围广、冰层厚的主要原因。   
(2)说明我国沿海海冰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单选题(共3题)

4.
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繁荣、高楼林立被称为景观城市化;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建设、人口素质提高被称为人文城市化。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小题2】当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人文发展速度时形成“过度城市化”,反之则形成“滞后城市化”。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人文城市化建设亟需加强
B.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丙区域,人口素质高,城市规划合理
D.丁区域,景观发育程度较高
5.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1980年和2010年城市内主要公交车次变化趋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哪个站台附近的地价可能最高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公交车次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A.向西、向北B.向东、向南
C.向东、向北D.向西、向南
6.
读我国经纬网格地图,图中每两条经纬线相距5°,星号表示北京市,圆点代表某种大型电力工程在我国的分布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类电力工程最可能是
A.潮汐电站B.水电站
C.风电站D.核电站
【小题2】与①③④相比,②地建设该工程可以得到政府批复是因为
A.淡水资源丰富B.人口密度最小
C.地质灾害偏少D.能源结构调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