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淮南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334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
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色∕砺∕歌载舞∕誉归来
B.贝∕地∕暮而不舍∕提纲
C.谐∕调次∕步心如意∕拍手
D.块∕楷写∕家呱坠地∕名钓誉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
(2)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 的现实,也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3)毋庸置疑,铁路电话订票使很多旅客获得了便利。但是,铁路局数万张车票无人领取的状况也反映了有的旅客把电话订票当成儿戏,缺乏 的诚信。
A.披露良莠不齐一言九鼎
B.披露良莠不齐一诺千金
C.透露参差不齐一诺千金
D.透露参差不齐一言九鼎
3.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它是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③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④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⑤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⑥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
A.③①④⑥②⑤B.③①⑤⑥④②
C.⑤③①④②⑥D.①④⑥②⑤③

2.句子默写(共1题)

4.
名篇默写。
1.羌管弄情,菱歌泛夜,
2.千骑拥高牙, ,吟赏烟霞。
3.念去去,千里烟波,
4.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6.薄雾浓云愁永昼,
7.雁过也,正伤心,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后面题目。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小题1】“三闾”指 (人名)。“自是长安日下影”中。“长安”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小题2】简要赏析“又看暝色满平芜”中“满”字的妙处。
【小题3】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
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
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直至修死仍无与之匹配的词。后崔闲记谱,请苏轼填此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小题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于人间。
【小题5】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喻泉声的清亮圆润。下列诗句,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屋巅。
B.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纮,字世缨,单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①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

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纮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广、潮、南、韶多盗,当设社学,编保甲,以绝盗源。”帝悉从其请。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②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廷臣复连章言纮可大用。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

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遂大败寇。

十七年,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

(节选自《明史·秦纮传》,有删改)

注:①鱼:指䴙䴘,一种水鸟,善于捕食小鱼、昆虫等;②鞫:审问。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B.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C.率纵私人扰商贾/ 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D.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谪”常指“古代官吏被降职或流放”,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有“迁”“贬”“黜”等。
B.“奥援”为“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有力的靠山”之意,其中“奥”释为“深”。
C.“尚书”为古代官职名,始于战国,以后历代相承。文中指“六部”中“户部”的最高官职。
D.“廪”可解为“储存粮食的仓库”“储藏的粮食”“公家发放的粮食”等意,后来泛指俸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纮宦海沉浮,生活清贫。秦纮在官场上历经官职的升降起伏;为官多年,家产却寥寥无几,生活显得俭省、清贫。
B.秦纮很有见识,常受重用。他对“贸易”“诉讼”等事的看法颇有见地,得到皇帝的肯定;并且多次受到朝廷重用。
C.秦纮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秦纮不畏官宦贵族权势,多次揭露一些权贵的不法行为,如弹劾总兵官柳景贪婪暴戾等。
D.秦纮老当益壮,勇立军功。舆论认为秦纮年纪大了但威名仍存,所以他所统领的军队声威大振,取得了卓著的军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2)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

5.语言表达(共2题)

7.
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悲观者说:人生没有永恒的成功,就像季节没有永远的春天,总会春去秋来。
乐观者说:人生没有永恒的失败,就像天空没有永远的阴霾,总会云开雾散。
悲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仔细观察,说明标识的构图要素并简析标识的寓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