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 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浪作用
(6)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 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浪作用
(6)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
A.减轻农民负担 |
2.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乙说明,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优势有_______ _ _、________ _ ___。
(2)图乙中的输气管道是连接甲、丙两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工程的主管线,该工程对丙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榆林市位于黄土高原,其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 ___,该生态问题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_____。

(1)据图乙说明,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优势有_______ _ _、________ _ ___。
(2)图乙中的输气管道是连接甲、丙两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工程的主管线,该工程对丙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榆林市位于黄土高原,其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 ___,该生态问题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_____。
3.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③④分别为何种海底地形: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海洋渔场多分布于________处(填数字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中,________处的海底深度最深,世界最深的是________。

(1)写出①②③④分别为何种海底地形: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海洋渔场多分布于________处(填数字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中,________处的海底深度最深,世界最深的是________。
4.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是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
(1)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特点有 ,
。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
(3)简要说明甲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以及农业发展方向 、
、 。
(4)2009年春季我国华北、江淮等地区遭受50年以来的特大干旱,而甲地区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旱情较轻,试分析原因 。
材料一:是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
(1)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特点有 ,
。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
(3)简要说明甲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以及农业发展方向 、
、 。
(4)2009年春季我国华北、江淮等地区遭受50年以来的特大干旱,而甲地区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旱情较轻,试分析原因 。
2.单选题- (共7题)
7.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城镇用水 | B.蓄水灌溉农田 |
C.开发水能资源 | D.发展水产养殖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田地 |
C.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
8.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
【小题2】图中海岸地带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

【小题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
A.海浪 | B.流水 |
C.风 | D.冰川 |
A.三角洲 | B.海滩 |
C.风蚀蘑菇 | D.沙堤 |
9.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市制鞋企业转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劳动力
②技术
③市场
④动力
【小题2】该市鞋企的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可能有( )
①劳动力
②技术
③市场
④动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 B.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C.减少当地就业机会 |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10.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小题1】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
B.甲地的区位指数大于40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 |
C.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
D.我国区位指数大致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 |
A.河北、山西 | B.云南、贵州 |
C.黑龙江、吉林 | D.甘肃、内蒙古 |
3.选择题- (共2题)
4.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