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结合图示,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中河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平原形成的影响。
(3)简述图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材料一 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人口类型 | 少儿人口比重 (0~14岁) | 老年人口比重 (65岁以上) |
年轻型人口 | 40%以上 | 4%及以下 |
成年型人口 | 30%~40% | 4%~7% |
老年型人口 | 30%及以下 | 7%及以上 |
材料二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

注释:发展中国家数据剔除了中国
材料三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13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的总数持续上升,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资料。
排名 | 国家 | 移民人口数(人) | 移民人口占世界总移民人口比(%) | 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 |
1 | 美国 | 45 785 090 | 19.8 | 14.3 |
2 | 俄罗斯 | 11 048 064 | 4.8 | 7.7 |
5 | 阿联酋 | 7 826 981 | 3.4 | 83.7 |
6 | 英国 | 7 824 131 | 3.4 | 12.4 |
(1)说明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3)说出阿联酋国际移民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5题)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甲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

【小题1】1980年至2005年我国(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
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 |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
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 |

【小题1】与图甲实际人口分布状况不吻合的是( )
A.本区的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是北疏南密 |
B.本区人口疏密与地形有一定关系 |
C.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对本区人口分布影响不大 |
D.人口主要集中在热带雨林带 |
A.本区的人口总量接近3 500万 |
B.在海拔2 000 m左右,人口数量较多 |
C.在海拔2 000 m左右,流域面积较小 |
D.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呈现均衡分布 |
A.水田数量 | B.年降水量 |
C.水能分布 | D.日照时数 |

【小题1】关于北京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布局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南部地区比重最大 |
B.呈向外扩散的趋势 |
C.四环以内比重减少 |
D.建设速度西部快于东部 |
A.交通条件 | B.环境因素 |
C.就业地点 | D.土地价格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组织评选的,保存有特别丰富的文物,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名村主要分为地域文化和传统民族两大类。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分布图。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历史文化名村的分布特征为( )
A.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南多北少 |
B.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不均衡 |
C.以传统民族类古村落为主,分布范围广 |
D.多接近现代交通干线分布,交通便利 |
A.地处平原,土壤肥沃 |
B.沿河分布,水源充足 |
C.地处湿润地区,植被茂密 |
D.局地气候较优越,旱涝忧患少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