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31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
材料二 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三 某流域水量收支平衡示意图(单位:亿吨)。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     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    水。
(2)通过材料二的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十分不均匀,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同时,我国降水在空间分布上也很不均匀,具体表现为 ,解决措施是  
(3)材料三中的甲所表示的是水循环中的     环节。
(4)材料三中所示地区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中合理的是:(多选)
A.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B.扩大水库库容,增强调蓄能力
C.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D.植树造林,增加地下水渗入量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材料二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略图。

(1)图中的山脉是____ ____,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__ ___,板块a为_____ ___板块,板块b为____    ____板块。
(2)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向北移动的主要原因。
(3)长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4)近年来,由于中上游的人类活动,使三角洲的泥沙沉积减少,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这些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多选)
A.中上游植树造林
B.渔业生产
C.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
D.污水不达标排放
 

2.单选题(共10题)

3.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  )
①一般出现在凹岸 ②一般出现在凸岸 ③侵蚀作用强于堆积作用 ④堆积作用强于侵蚀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以下三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岩层正常情况下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小题2】乙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
A.向斜
B.背斜
C.山岭
D.断层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山是因两侧陷落而相对高出的块状山
B.甲处形成谷地因为这里是向斜构造
C.甲处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D.乙处因槽部岩石坚固适合修建隧道
5.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附近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为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小题2】乙河段河谷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下面的岩石下陷B.下蚀作用
C.侧蚀作用D.溯源侵蚀
【小题3】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以平原地形为主B.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C.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D.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6.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B、C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相同B.冬季盛行风的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D.自然带相同
【小题2】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山体的高度
B.B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A、B两地自然带相同
D.从B到C的变化原因主要是水分因素
7.
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安第斯山地段所处的纬度位置最接近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D.无法确定
【小题2】图示安第斯山地段永久积雪和冰川的下限东、西坡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
A.东坡气温低于西坡
B.东坡气温高于西坡
C.东坡降水多于西坡
D.东坡降水少于西坡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A、B、C、D自然带类型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小题2】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9.
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非洲与欧洲B.亚洲与欧洲
C.欧洲与拉丁美洲D.亚洲与大洋洲
10.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小题2】(小题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11.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
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京、豫、黔、粤B.豫、粤、黔、京
C.粤、豫、京、黔D.豫、粤、京、黔
【小题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灾害B.经济C.宗教D.婚姻
12.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省区
A.江苏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B.上海两类人口抚养比差值最小
C.广东两类人口抚养比差值最大
D.贵州的人口出生率最高
【小题2】北京的两类人口抚养比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较低
B.人口死亡率较低
C.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D.劳动年龄人口迁入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