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榆阴(yú)箕踞jī劲敌jìng笙箫shēn |
B.稠密chóu给予gěi炖肉dùn尽管jǐn |
C.逶迤 wēi濡缕rú冰屑xiè拊心fǔ |
D.漫溯shuò创伤chuāng凌侮wǔ巷道hàng |
2.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查阅资料】(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提出猜想】猜想一:这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这瓶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这瓶溶液是:{#blank#}1{#/blank#} 。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二
序号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① | 取少量该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该溶液不可能是{#blank#}3{#/blank#}。理由是{#blank#}4{#/blank#}。 |
② | 另取少量该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blank#}2{#/blank#} 。 |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5{#/blank#}。 |
由此,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blank#}6{#/blank#} 。
实验二:验证猜想三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blank#}7{#/blank#} 。 | {#blank#}8{#/blank#} 。 | 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填空(6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是 派的代表人物。
(3)撑一支长篙, 。
(4)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 。
(5)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是 派的代表人物。
(3)撑一支长篙, 。
(4)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 。
(5)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小题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小题2】(小题2)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①杀妻以求将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小题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鲁人或恶吴起恶:诽谤。 |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薄:轻视,看不起. |
C.鲁君疑之,谢吴起谢:劝戒. |
D.子卒也, 而将军自吮其疽卒:士兵. |
①杀妻以求将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A.①②④ | B.②③⑥ | C.①④⑤ | D.①②③ |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
C.有认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
(1)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相约雨巷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湿成深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惟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尽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叶的惆怅,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凄婉又迷茫的故事,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取我的血液。待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
⑤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太息的目光仍会如约来袭。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⑥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和相遇,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的维系。我要在生命终结前,了却未竟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你不来,我不走。
⑦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戛然而至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奏为千古绝唱。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丁香,仍在此处为你苦苦守侯。
⑧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讶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清纯如你,芬芳如你,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那似曾相识的感觉,会否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你,隐约忆起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⑨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悄然枯萎、隐去,只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纤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
【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题2】第②段中“只因半个世界的情缘,我早己相思成疾”说的是什么意思?(4分)
【小题3】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试举几例说明。(最少两种)(5分)
【小题4】作者说“你不来,我不走”,他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自己“等待”的长久和“你”的形象,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等待的“你”?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湿成深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惟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尽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叶的惆怅,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凄婉又迷茫的故事,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取我的血液。待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
⑤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太息的目光仍会如约来袭。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⑥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和相遇,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的维系。我要在生命终结前,了却未竟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你不来,我不走。
⑦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戛然而至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奏为千古绝唱。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丁香,仍在此处为你苦苦守侯。
⑧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讶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清纯如你,芬芳如你,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那似曾相识的感觉,会否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你,隐约忆起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⑨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悄然枯萎、隐去,只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纤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
【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笔下的雨巷是寂寞、惆怅、凄婉的,这实际上也是作者内心的反映。 |
B.“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因此,本文只是为了表达“相约雨巷”的痛愁。 |
C.本文语言优美,婉约、细腻、清丽而朦胧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
D.本文缘《雨巷》而抒情言志,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
【小题3】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试举几例说明。(最少两种)(5分)
【小题4】作者说“你不来,我不走”,他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自己“等待”的长久和“你”的形象,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等待的“你”?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5.语言表达- (共2题)
7.
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
小 草
没有大树挺拔的躯干,
没有鲜花馥郁的芳香,
山崖上的一抹浅绿,
是你生命的绝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草
没有大树挺拔的躯干,
没有鲜花馥郁的芳香,
山崖上的一抹浅绿,
是你生命的绝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重新排列下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连贯。
①“语文”就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合称。 ②混沌初开,人猿相揖别,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便标志着摆脱了蒙昧、野蛮而进入了文明、开化的时代。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言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⑤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纸上的叫“文”。
正确的顺序为(只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语文”就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合称。 ②混沌初开,人猿相揖别,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便标志着摆脱了蒙昧、野蛮而进入了文明、开化的时代。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言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⑤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纸上的叫“文”。
正确的顺序为(只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命题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