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第四学段模块考试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29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划线词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A.(xiē)子变(zhǐ)涔(cén)(cuàn)夺
B.(guān)巾(máo)贼(tán)子老(dān)
C.锋(tí)(xiáo)函骐(jì)(kuǐ)步
D.孝(tì)(qūn)巡(ménɡ)隶(qì)望
2.
下面是宋朝高观国的词《声声慢》的下片,填入横线处的两句正确的一项是(   )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绞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A.无限眼边春色,楚柳吴梅B.无限眼边春色,楚柳更兼吴梅
C.楚柳吴梅,无限春色D.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3.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可缠绕的心灵

                                                                                                             曹文轩

        ①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
        ②十二岁那年春天,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它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两年后就蹿成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显出奄奄一息的样子。记得那时我很难过。
        ③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我的老祖母借它为瓜架,在它的跟下种了丝瓜,那些刁钻的丝瓜藤就沿着它的树干攀缘而上。若是直上也罢了,却是像锁链那样一道道地把树干箍扎起来,对它千缠百绕。我把它们全扯掉了。第二年,桃树又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那年,春寒料峭,它开花了。夏天,桃子成熟了,十分可爱。
        ④如果我们也像这株桃树一样,被僵硬的知识的藤蔓所缠绕,我们就会失去创造力,失去生命的光彩,甚至会精神窒息。
        ⑤一位从事诗歌研究的朋友曾介绍过两首台湾小孩儿写的诗。诗的题目我都记不得了,诗句也已忘却,但大概意思还记得。一首诗说一群孩子去捉鱼,可是已没有什么鱼好捉了,他们自己就互相把对方作为鱼而玩起捉鱼的游戏来。在他们的欢笑声中,透出了一股悲哀。另一首诗说一个无拘无束的小孩儿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游动的鱼。妈妈来了,却用拖把将这些“鱼”一网打尽。这两首诗简直妙极了。我想,它们只能出自两颗未被僵硬的知识束缚的心灵。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1)这首词的上片写什么?有人说“雀之于梅,在此词中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简要分析。
(2)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柳永简论
①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②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的音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三十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在从政道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尤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③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但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社会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拔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坚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种子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把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作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试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却只有柳永至今享此殊荣。
④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助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小题1】第①段中说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中的“经历”和“成就”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②段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白居易、王维、诸葛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请解释这句话中相关短语的内涵。
①“一个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外一个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三个人,各推一车瓦器过山岭。第一个人刚上岭,就把瓦器打碎了;第二个人推到半坡,也把瓦器打翻了;第三个人咬牙将车推到了岭上,叫了一声“哎呀,终于到了”,刚要喘气,手一松,车翻了,一车瓦器也碎了。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说到爬岭的本事,我最差,但我省下了很多力气,这是我的便宜。”第一个人说。“我只花了一半力气,爬了一半岭,我没有吃什么亏。”第二个人说。“咱三个只有我爬上了山铃,这是我的光荣。”第三个人说。然后,他们都快快乐乐地推着空车回去了。
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面对生活。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