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铜陵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29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9

1.综合题(共2题)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1)试比较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5分)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 ,乙是    。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部分地区图。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开阔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2.单选题(共7题)

3.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出森林具有的主要作用()
A.调节气候B.减小风速
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
【小题2】若图中地区位于朝鲜半岛北部,则下列叙述较为符合图中特征的是()
A.图中林地,夏季地面得到太阳光照弱
B.图中河流冬季水量丰富
C.图中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D.图中森林四季常绿
【小题3】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雨季、洪峰流量减小
③结冰期延长   
④河道淤积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 )
A.泥沙淤积严重B.设计不准确
C.人为破坏严重D.工程质量低
【小题2】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5.
图甲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编号
结构模式
投入产出比
产值(元/亩)

林网—粮食—蘑菇
1:2.44
1032.76

林网—枣—粮—草莓
1:2.70
1819.10

林网—桃—粮—蔬菜
1:2.71
1809.40

林网—苹果—粮食—蘑菇
1:2.69
1865.00
 
【小题1】图乙中甲河下游地区是重要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贫瘠B.光照弱C.热量不足D.水源不足
【小题2】甲河流域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积极试验各种林农结合的生态农业,上表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果。其中,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收益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6.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部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在发展工业上的独特优势是( )
A.矿产B.水源C.市场D.气候
【小题2】下列不适宜在海南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化工B.盐化工C.炼铝业D.钢铁工业
7.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沙漠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乱砍滥伐B.生活习惯C.执法不严D.气候变迁
【小题2】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8.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D.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小题2】下图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 )
A.甲>乙B.甲<乙
C.甲=乙D.无法比较
【小题3】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甲乙两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传感器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技术
9.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指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结果中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A.破坏性地震B.土地沙化日益严重
C.火山喷发烟尘满天D.海啸破坏的海岸设施
【小题2】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发展中国家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②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率的模式;
③体现传统发展模式的特点;
④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尖锐矛盾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