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觉解/解元露马脚/露宿风餐歆慕/薪火相传 |
B.论语/论辩倒春寒/翻江倒海犄角/掎角之势 |
C.禅宗/禅让干云霄/干将莫邪洞穴/空穴来风 |
D.慰藉/狼藉发横财/横行霸道省亲/反躬自省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又要异想天开,大胆假设,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
C.当下有些人对茶的重视很不够,甚至形成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 |
D.我的家乡,是朔风劲吹、红日高悬的地方,是城头旌旗猎猎、大道甚嚣尘上的地方,是慷慨悲歌、壮士远行、哥哥走西口、好汉上梁山的地方。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院刚接到一项科研任务,大家一致主张请张教授出道主持,然而院长却力排众议,大胆起用了刚刚出山的大学毕业生。 |
B.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街头风云际会,城市在炮火中经历了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 |
C.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到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
D.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个孩子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本应该读书的他却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
B.中学文理分科是否制约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是否已成了一种必须革除的积弊?杨叔子带有个人色彩的教育“试验”,究竟是矫枉过正还是亡羊补牢。 |
C.和老“海归”们相比,80后、90后小“海归”不再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海带”(回国后待业)的增加与“海豚”(归国后窝在家里)的出现,更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
D.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找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
5.
读《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
自然资源 位 次 | 矿产总量 (已探明) | 耕地面积 | 森林面积 | 水资源总量 |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第3位 | 第4位 | 第8位 | 第6位 |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第53位 | 第67位 | 第121位 | 第110位 |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6.
读《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
自然资源 位 次 | 矿产总量 (已探明) | 耕地面积 | 森林面积 | 水资源总量 |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第3位 | 第4位 | 第8位 | 第6位 |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第53位 | 第67位 | 第121位 | 第110位 |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2.诗歌鉴赏- (共3题)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说说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事物?(3分)
(2)请就这首宋词所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4分)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说说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事物?(3分)
(2)请就这首宋词所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4分)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陂塘:池塘。 徜徉:安闲自得的步行。
(1)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
(2)请对这首词写景的手法及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4分)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陂塘:池塘。 徜徉:安闲自得的步行。
(1)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
(2)请对这首词写景的手法及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4分)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9分)
柯邑之盟
昔者齐桓公与鲁庄公为柯之盟。鲁大夫曹刿谓庄公曰:“齐之侵鲁,至于城下,城坏压境,君不图与?”庄公曰:“嘻!寡人之生不若死!”曹刿曰:“然而,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及会,两君就坛,两相相揖。曹刿手剑援刃而进,迫桓公于坛上,曰:“城坏压境,君还图与?”管仲曰:“然则,君何求?”曹刿曰:“愿请汶阳田。”管仲谓桓公曰:“君其许之。”桓公许之。曹刿请盟,桓公遂与之盟。已盟,弃剑而去。左右曰:“要盟可倍,曹刿可仇,请倍盟而讨曹刿。”管仲曰:“要盟可负,而君不负;曹刿可仇,而君不仇,著信天下矣。”遂不倍。天下诸侯翕然而归之。为鄄之会,幽之盟,诸候莫不至焉;为阳谷之会,贯泽之盟,远国皆来。南伐强楚,以致菁茅之贡;北伐山戎,为燕开路。三存亡国,一继绝世,尊事周室,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次三王,为五伯长,本信起于柯之盟也。
(《新序•杂事四》)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要盟可倍”中“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2】对“三存亡国,一继绝世”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面是对管仲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翻译句子(5分)
(1)要盟可负,而君不负;曹刿可仇,而君不仇,著信天下矣。(3分)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分)
柯邑之盟
昔者齐桓公与鲁庄公为柯之盟。鲁大夫曹刿谓庄公曰:“齐之侵鲁,至于城下,城坏压境,君不图与?”庄公曰:“嘻!寡人之生不若死!”曹刿曰:“然而,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及会,两君就坛,两相相揖。曹刿手剑援刃而进,迫桓公于坛上,曰:“城坏压境,君还图与?”管仲曰:“然则,君何求?”曹刿曰:“愿请汶阳田。”管仲谓桓公曰:“君其许之。”桓公许之。曹刿请盟,桓公遂与之盟。已盟,弃剑而去。左右曰:“要盟可倍,曹刿可仇,请倍盟而讨曹刿。”管仲曰:“要盟可负,而君不负;曹刿可仇,而君不仇,著信天下矣。”遂不倍。天下诸侯翕然而归之。为鄄之会,幽之盟,诸候莫不至焉;为阳谷之会,贯泽之盟,远国皆来。南伐强楚,以致菁茅之贡;北伐山戎,为燕开路。三存亡国,一继绝世,尊事周室,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次三王,为五伯长,本信起于柯之盟也。
(《新序•杂事四》)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要盟可倍”中“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曹刿手剑援刃而进 | B.桓公遂与之盟 |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D.舍相如广成传舍 |
A.三次保存了灭亡了的国家,一次继承断代的国家。 |
B.三次保存了灭亡了的国家,一次使断代国家得以延续。 |
C.三次使即将被灭亡的国家得以保存,一次继承断代的国家。 |
D.三次使即将被灭亡的国家得以保存,一次使断代国家得以延续。 |
A.管仲被“曹刿手剑援刃而进”的气势吓破了胆,连连劝齐桓公接受对方的条件。 |
B.管仲力排左右“倍盟而讨曹刿”的议论,认为不负不仇可以“著信天下”,表现出过人的见识。 |
C.管仲将计就计,利用曹刿强迫齐桓公订立盟约一事来改变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形象,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 |
D.管仲以遵守可负的盟约来博取天下信誉的主张,为齐桓公一匡天下,成为五伯之长创造了条件。 |
(1)要盟可负,而君不负;曹刿可仇,而君不仇,著信天下矣。(3分)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分)
4.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