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泉,是济南的灵魂。济南老城是泉文化精华的载体,众多清洌甘美的泉水从城市涌出,汇为河流湖泊,在泉涌密集处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人在石上走,清泉石上流”的旖旎风光。
材料二 济南市区地下水位和泉水流量的动态曲线与降水量、开采量的关系图。

(1)描述泉涌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实现泉水常年喷涌,可采取哪些可行性措施?
材料一 泉,是济南的灵魂。济南老城是泉文化精华的载体,众多清洌甘美的泉水从城市涌出,汇为河流湖泊,在泉涌密集处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人在石上走,清泉石上流”的旖旎风光。
材料二 济南市区地下水位和泉水流量的动态曲线与降水量、开采量的关系图。

(1)描述泉涌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实现泉水常年喷涌,可采取哪些可行性措施?
2.
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与左图相比,洞庭湖的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2)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1)右图与左图相比,洞庭湖的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2)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2.单选题- (共17题)
3.
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①使一部分可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利用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①使一部分可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利用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A.②③④⑤ | B.①②④ | C.①③⑤ | D.①②③④ |
4.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小题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小题3】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A.工业排放的废气 |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
C.汽车排放的尾气 |
D.建筑工地的扬尘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
5.
读下面漫画,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B. 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C. 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 ④—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A. 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B. 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C. 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 ④—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6.
【小题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 )
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继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A.海水淡化 | B.修建水库 |
C.改进灌溉技术 | D.人工降雨 |
A.海水淡化 | B.开发水源 |
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 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
7.
下图反映出的我国人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8.
【小题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
A.秋季、春季 | B.冬季、夏季 | C.冬季、春季 | D.夏季、秋季 |
9.
下列有关矿产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 |
B.发展中国家因人口多,对矿产资源的消费量大 |
C.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
D.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较为严重资源短缺问题 |
10.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工业发达,盆地地形 |
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 |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
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 |
11.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小题2】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小题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
A.青海省 | B.四川省 |
C.广东省 | D.河南省 |
13.
读化肥的污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图所示施肥过程,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①水体富营养化 ②臭氧层破坏 ③全球变暖 ④土壤板结 ⑤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物体内积累
【小题2】若水中鱼类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

【小题1】如图所示施肥过程,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①水体富营养化 ②臭氧层破坏 ③全球变暖 ④土壤板结 ⑤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物体内积累
A.①②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 |
A.硝酸盐中毒死亡 | B.溶解氧缺乏窒息死亡 |
C.藻类缺乏,饥饿死亡 | D.食道癌、胃癌发病死亡 |
14.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充分反映了( )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
17.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_______的最佳措施( )
①水土流失
②地面沉降
③土地荒漠化
④大气污染
【小题2】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 )
①水源防护林带
②水土保持林带
③防风固沙林带
④薪炭林
【小题1】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_______的最佳措施( )
①水土流失
②地面沉降
③土地荒漠化
④大气污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水源防护林带
②水土保持林带
③防风固沙林带
④薪炭林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8.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等。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非湿地为( )
【小题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小题1】图中非湿地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