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阙秦(quē) 肆其西封(sì)
A.氾南(Fàn) 失其所与(yù) 亡郑以陪邻(péi) 舍郑(shě) |
B.缒(zhuì) 佚之狐(yì) 焦、瑕(xiá) 秦伯说(yuè) |
C.共其乏困(ɡōnɡ) 夫晋(fú) 朝济(zhāo jì) 杞子(qǐ) |
D.逢孙(pánɡ) 以鄙远(bǐ)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⑤!”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⑥为之田⑦。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注】 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⑤怼(duì):怨恨。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泌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⑦田:祭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对“介之推不言禄”一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⑤!”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⑥为之田⑦。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注】 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⑤怼(duì):怨恨。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泌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⑦田:祭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尤:指责 |
B.盍亦求之 盍:何不 |
C.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旌:表彰 |
D.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义:正义 |
A.介之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交流之后,隐居而死。 |
B.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 |
C.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 |
D.“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之推”“介之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 |
(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下列各句中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鄙”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何厌之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小题4】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下列各句中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鄙”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孝公伐我北鄙 |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A.吾谁与归 | B.忌不自信 |
C.客之美我者 | D.何罪之有 |
A.亡郑对秦有害无益。 |
B.舍郑对秦有益无害。 |
C.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将损害秦。 |
D.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不勇武。 |
3.语言表达-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