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22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字形、字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襁褓qiángbǎo   击zǔ    荒zhǒng   铢必较zī 装作样mò
B.勉强miǎnqiáng  求qǐ    笨zhuō    鼎玉石dāng   唯妙唯xiāo
C.谙哑 yīnyǎ 蝠 biǎn 粗kuàng   羽扇巾guāng  手蹑脚niè
D.倔强 juèjiàng  见piě   教huǐ 酒临江shī   一莫展chòu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家源远流长,海峡两岸国学高端研讨会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具体讨论了新时期国学经世致用的方法。
B.获得乡村教师特别贡献奖的李根发感慨:乡村教师对教学如此专注,是因为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
C.春香在月初获得了省英语竞赛冠军,前几天她母亲被评为医德标兵,对于她们家长来说,这个月可谓多事之秋
D.地处河北偏远山区的小城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即使一个人怀瑾握瑜走在偏僻的小巷里,也会有老乡大声招呼喝茶。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上网的人数的增多,现在有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叫网络成瘾,它可导致患者出现性格内向,自卑甚至与家人对抗。
B.针对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和政府漠视家长和学生教育需求的状况,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社会公众是政府顾客”的理念。
C.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的基础,因此,在现代社会,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尤为重要。
D.据国内著名IT数据平台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上,百度的使用率和占有率均超过70%,占去3/4个蛋糕。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当下,行走也不失为一种治疗诸多“现代病”的途径。作为与行走者完全不同的人群,“宅男”“宅女”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在长时间面对屋内沉重压抑的白墙和单调乏味的摆设之后,行走显然有助于排遣情绪的忧郁,此时行走不再是一项单纯的运动,而是已经转化成为一种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方式。
A.更是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的折射,而行走无疑可以成为一剂良药
B.同时折射出这一时代生活方式的不健全,而行走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其缺憾
C.也是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的折射,而行走无疑可以成为一种对治之策
D.也折射了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而行走才是一种健全的生活方式
5.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绝句《渔村夕照》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     ,远吊怀沙作赋人。
A.买鱼沽酒湘江去B.蓑笠无踪失钓船
C.湘妃独对君山老D.洞庭秋夜浪无踪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举,字言扬,中书令览之弟也。幼好学,能清言,与览齐名。举年十四,尝赠沈约五言诗,为约称赏。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深为昭明太子赏接。秘书监任昉出为新安郡,别举诗云:“讵念耋嗟人,方深老夫托。”其属意如此。尝侍宴华林园,高祖访举于览,览对曰:“识艺过臣甚远,惟饮酒不及于臣。”高祖大悦。

天监十四年,出为豫章内史,为政和理,甚得民心。普通四年,入为左民尚书。其年迁掌吏部,寻以公事免。六年,领步兵校尉。俄徙为吏部尚书,出为晋陵太守。在郡清静,百姓化其德,境内肃然。罢郡还,吏民诣阙请立碑,诏许之。

举少博涉多通,尤长玄理及释氏义。为晋陵郡时,常与义僧递讲经论,征士何胤自虎丘山赴之。其盛如此。先是,北渡人卢广有儒术,为国子博士,于学发讲,仆射徐勉以下毕至。举造坐,屡折广,辞理通迈。广深叹服,仍以所执麈(尘,chén)尾荐之,以况重席焉。

大同三年,以疾陈解,徙为右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其年,出为吴郡太守。先是,何敬容居郡有美绩,世称为何吴郡。及举为政,声迹略相比。六年迁太子詹事。举父沦,齐世终此官,累表乞改授,敕不许,久之方就职。九年,迁尚书仆射。举虽居端揆,未尝肯预时务,多因疾陈解。敕辄赐假,并手敕处方,加给上药。其恩遇如此。其年,以本官参掌选事。太清二年,迁尚书令,侍中、将军如故。是岁,侯景寇京师,举卒于围内。诏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尚书令如故。文集乱中并亡逸。

(选自《梁书·谢举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耋嗟人    讵: 如果
B.其属意如此    属意:劝说。
C.仍以所执(尘,chén)荐之   塵尾:尘尾,是一种于手柄前端附上兽毛(如马尾、麈尾)或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扫除尘迹或驱赶蚊蝇之用。在道教文化中,拂尘是道士常用的器物,一些武术流派更视拂尘为一种武器。拂尘也是汉传佛教法器,象征扫去烦恼。
D.举虽居端揆    端揆:宰相之位。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举自由好学,深受他人注意。谢举与秘书监任昉关系密切,任昉出任新安郡太守时写诗赠给谢举,可见,谢举被人留意就像这样。
B.谢举为政平和,管辖之地秩序良好。普通六年,谢举被仟命为吏部尚书,出任了晋陵太守的官职、因为他任职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受其徳政感化,境内肃然。
C.谢举学问渊博,受到卢广等人赞常。谢举年轻时博览群书而懂得很多,尤其擅长道家义理和佛理,卢广叹服其超俗的辞理,赠他麈尾,赐予他高贵的座席。
D.谢举深受皇恩,在与侯景的对抗中去世。谢举因有病请求解职,皇帝赐给他假期和皇帝使用的药;为回报朝廷恩典,谢举积极与反贼侯景对抗,在城围时上世。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晋陵郡时,常与义僧递讲经论,征士何胤自虎丘山赴之
(2)举父沦,齐世终此官,累表乞改授,敕不许,久之方就职。
【小题4】将下列《六国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7.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元稹

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

赠江客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

(1)元诗和白诗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2)比较两诗一、二句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
(3)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过河拆桥

[阿根廷]博尔赫斯

圣地亚哥的一个教长想学巫术,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离此不远的特莱多市的巫师堂伊南是个高手,就上门求教。

他找到堂伊南家时,正是中午,这位巫师热情地请他吃饭,饭后又为他倒上了难得喝到的法国咖啡。教长这才得到机会,说明了来意。堂伊南站起来走了几步,说,我不收弟子。教长很执着,再三要求。堂伊南说,我已看出你将会有远大前程,但教你巫术以后,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教长忙起誓,那是不可能的事,假如我真的发达了,我一定会报答你,上帝可以作证。堂伊南听他说得很有诚意,就相信了他。

堂伊南先叫来女仆,吩咐她晚饭准备烤乳鸽,但别忙着烤,等他发话时再烤。然后他掀开房中的一块大铁板,示意教长跟来,他们就顺着石板梯子下去,堂伊南解释说学巫术最怕有人打扰,所以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石梯很长,走了约有十分钟才到了尽头,来到了一间放着各种巫术器具的实验室,教长觉得他们似乎已经来到了地底深处。

堂伊南拿来一些巫书,正要给他讲解,有两个牧师匆匆而来给教长送一封信,信上说他那个当地区主教的叔叔病危,要他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教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他还是不愿放弃学巫术的机会,就写了封回信表示慰问,让来人带给主教。两天后,几个着丧服的人来了,说主教已经病故,正在选继承人,而教长也有中选的希望,还说教长不必赶着回去,因为他本人不在场被选中则更加说明他是深孚众望。

果然十天后,两个衣着华丽的牧师来了,一见面就匍匐在地,吻他的手,称他主教大人。堂伊南也是喜出望外,一边向他祝贺一边为自己的儿子谋求空出的教长职位,主教对他说,教长的位置已经留给了主教的弟弟,不过可以另给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圣地亚哥。

三人到圣地亚哥上任。六个月后,教皇派使者来宣旨,任命他为托洛萨大主教。堂伊南忙请求把空出的主教位置给自己的儿子。大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给了自己的叔父,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托洛萨,堂伊南只得同意。

两年后,教皇又任命他为红衣主教,堂伊南立刻提醒他以前作出的承诺,并为自己的儿子请求那个空出的大主教职位。红衣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经留给了自己的舅舅,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罗马,堂伊南无法可想只得同意。他们到了罗马受到了隆重接待,还举行了弥撒和游行。

四年后教皇逝世,红衣大主教被选为教皇。堂伊南听到这个消息,又一次找到教皇,他吻了教皇陛下的脚,提醒他以前的承诺,为自己的儿子请求红衣主教的职位。教皇闻言大怒,让手下把他投入监狱,说他一个小小的巫师竟敢要挟教皇。可怜的堂伊南连连认错,请求宽恕,并说自己与儿子这一辈子都在外荒废了,现在只好准备回老家,因路途遥远,请教皇给一点路上吃的东西,教皇不予理睬。于是堂伊南站了起来,在教皇鸦雀无声的森严的大堂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说道:“那我只得吃我为今晚准备的烤乳鸽了。”

女仆应声出来开始烤乳鸽。教皇这才发现自己实际上还在特莱多的一个地下室里,只是圣地亚哥的一个小小教长。他为自己的食言而羞红了脸,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好。堂伊南不再请他吃烤乳鸽,只是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出了地下室。

【小题1】试分析第二段“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这句话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博尔赫斯的小说情节充满“想象力”,请简要分析该小说的故事情节。
【小题3】小说富有“想象力”的虚构情节表现了怎样的主旨?请加以概括。
【小题4】有的译者将这篇小说的标题译为“向后靠的巫师”,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4.材料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插秧诗

后梁·布袋和尚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写一篇记叙文;④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