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高三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2208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陌生(mò)    羁鸟(jī)    嫉恨(jì) 自诩(xǔ)
B.狐肷(qiǎn)   玉砌(qì)    媲美(bì)    栖居(qī)
C.蔚蓝(wèi)    肩荷(hé)   憎恨(zèng)   机杼(zhù)
D.梁枋(fāng)   炽热(chì)   安谧(mì)    甲烷(wán)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人的才能的大小,完全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决定的。
C.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能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
D.成功者在设定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3.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B.每个小孔内,一般约有十个卵,所以卵的总数有三、四百个。
C.于是就有了新的名称,最初就叫“卓子”(“卓”是高而直立的意思),后来才把“卓”写成“桌”。
D.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4.
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记叙)
B.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堪为世界之冠。(议论)
C.北极熊很不高兴,一面跑,一面张望,嘴里吭哧吭哧,像是在嘟哝着什么,极不情愿地跳进了水里。(说明)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情)
5.
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犹如月轮,明显而确实。(比喻)
B.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拟人)
C.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借代)
D.我这个时代,一切变化得太大了,变得像不是同一个人变得像不是同一个世界。(夸张)
6.
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   了我一眼,从板凳上    了下来,   到照棚外面,   进了一辆轿车。
A.看  跳  跑  钻B.盯  跳  走   钻
C.瞥  走  跳  走D.瞪  走  跑   躲
7.
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此亡秦之续耳B.六国与秦皆诸侯
C.何为其然也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
【小题1】请默写出词中所缺的句子。
【小题2】体会“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作用。
【小题3】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小题4】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想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情景,并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驽马十驾 ②用心一也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3】“蚓无爪牙之利”是什么句式?
【小题4】概括本选段大意。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10.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 ——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选自鲁迅《药》)
【小题1】简要概括选段内容。
【小题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小题3】联系全文,谈谈本文的结构特点。
【小题4】作品以“药”为题含义深刻,它主要包含几层意思?请具体说说。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
①即使是纯粹的文字上的掂量,也会使人产生思想,推进、改变思路。我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推敲起来思想就会延展。第一,失败是成功之母,说明失败之后人会总结经验教训。第二,失败会不会是失败之母?应该说这也是可能的。就是说一个失败会引起一连串的失败,因为一失败以后就处于劣势,失败以后也影响了你的信心,因此失败成了失败之母。那么反过来再说,成功是不是也可能成为失败之母?周谷城老先生就给我讲过,有很多农民起义“成功者,成功以后骄傲了,腐败了,争权夺利,最后成功导致失败”。成功也可以说是失败之母,那么成功会不会是成功之母呢?当然的,不是常常讲乘胜前进吗,一个成功连着一个成功。那么成功和失败互不为母,这可能不可能呢?我想这个也很可能。赛球,我跟这儿赛,成功了,赢了,跟那儿赛,输了,这各有各的情况,中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成功、失败互相作用,无法预知,这是不是可能呢?这也是可能的。就借着一个“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哪怕是做文字游戏,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思想使它得到扩展,得到放射,得到升华。所以说语言和文字的作用看来有多么大,它对思想、对我们认识能起多么大的作用!
②语言要讲语法。我想语法的许多东西和逻辑的东西是分不开的,语法的发达和逻辑的严密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所以语言的发展和逻辑学的发展、思辨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语言推动了思想和逻辑的发展。
(选自王蒙《语言的功能》)
【小题1】选文举了“赛球”的例子,证明的观点是
A.失败是成功之母B.成功是失败之母
C.成功与失败互不为母D.失败是失败之母
【小题2】文段中,作者分析出“失败”与“成功”之间演变的可能性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小题3】下列对选段①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A.推敲“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我们的思想就会延展。
B.语言和文字的作用看来有多么大,它对思想、对我们认识能起多么大的作用!
C.就借着一个“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哪怕是做文字游戏,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思想使它得到扩展,得到放射,得到升华。
D.以对“失败是成功之母”推敲为例,指出推敲语言可以产生、延展思想,改进、改变思路。
【小题4】对于选文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段是从“纯粹的文字上的掂量”的角度进行论述。
B.②段从语法的角度,详细论述了“语言推动了思想和逻辑的发展”的观点。
C.选文中两个“我想”,体现了一个学者独立思考的精神,也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
D.选文口语化的表达,体现了作者深入浅出、简洁谨严的语言风格。
1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2000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福建荔枝旧无记载,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就为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有少有人说起。
记述荔枝的古籍包括蔡襄这一本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而以记福建所产的为最多,除了一种失传以外,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还有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史实、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等,并记载了荔枝的32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名“莆田荔枝”,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活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遇到微霜,就会受害。所以成都、福州都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小题1】下列不属于对选文内容概括的是
A.荔枝的产地和栽培史B.古代的荔枝书谱
C.荔枝的生长北限D.荔枝的贮藏
【小题2】科学小品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下列选项中体现其“文学性”特点的是
A.语言准确,形象生动B.概念清晰,定义准确
C.数据准确,方法得当D.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小题3】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A.逻辑顺序B.空间顺序
C.时间顺序D.程序顺序
【小题4】对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A.列数字、作引用、举例子B.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C.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D.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
【小题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A.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见荔枝原产于我国。
B.古代讲荔枝的书一共有13种。
C.世界树志中最早的一部是我国的蔡谱。
D.即使科技再发展,荔枝北移,将来也未必能做到。

5.语言表达(共3题)

13.
假如你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现在正在求职面试中,请仔细思考,设计几个问答,不少于三个回合。
要求:200字左右。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求职者:你好!
面试官:___________
14.
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分享我的创业策划”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注意:答案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①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②请写出本次活动的目的。
③你打算编制一份《小家电企业创业策划书》,前期准备工作中,你打算怎样获取市场信息?请写出至少两个渠道。
④交流中,有评委质疑你方案的可行性。你打算怎样说服他?请描述你的“销售前景”。
15.
新华中等专业学校将于12月25日—30日举办第七届校园文化节活动,届时将于每天12:30—13:30在报告厅进行精品电影展播。请以校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海报。
要求: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字数在200个左右。

6.命题作文(共1题)

1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作文。
网上消息:退休的余大爷只带了500块钱,去了三个地方,北京、天津、内蒙古,而途中的路费就花了400块。他自己拿的面包干粮一些吃的,晚上累了就睡在路灯下。“其实那种经历挺好的。”看着他一脸沉醉的样子,感觉到了他内心的充盈与丰富,也崇拜着他有趣的人生故事。他只是一本正经的说,“我只是喜欢用相机记录足迹,用足迹丈量世界的美而已。”
网友评论:虽然没钱,但是一点也不穷。
仔细想想,身为学生,我们钱物虽然不多,但我们一样可以做到“一点也不穷”,甚至我们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奢侈品”。你的奢侈品是什么呢?
请以“有一种奢侈品叫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语言表达:(3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