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21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综合题(共4题)

1.
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长江径流量远大于黄河径流量的主要原因。(从气候和流域面积两方面)
(2)指出造成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3)简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的地理意义。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于1994年建立,后又升级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若尔盖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川省阿坝州北部,地处黄河、长江上游,其湿地涵养了大量水分,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特别足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影响,若尔盖湿地有所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

(1)简要分析若尔盖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说出若尔盖湿地的生态功能。
(3)简述保扩若尔盖湿地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下游含沙量大,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
材料二 意大利波河流域图。

(1)波河的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根据流域气候特征,说出波河水量季节变化的特点。
(2)夏季是农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水量较少。指出波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说明利用波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
(3)请为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建议。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是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河南省也正在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

(1)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指出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气候优势。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请为河南省农业强省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9题)

5.
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
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
B.全球气候变暖
C.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
D.生物多样性增加
【小题2】与乙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有关的是(  )
①暖流 ②寒流 ③东北信风 ④东南信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6.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地区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来治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范。宁夏平原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塞上江南”的地理景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区治沙工作的成效是
①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固沙植物生长
②沙障固沙成本低且省时省力,应大规模推广
③区内“三北”防护林工程像绿色的生态屏障,保护工农业生产基地免受风沙危害
④固沙工程抵御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保障了包兰铁路的畅通无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中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3】宁夏平原农业生产F特点是
A.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属于游牧业
B.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光照,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C.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D.该区出现土壤盐渍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耕地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7.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之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A.工业基础好B.交通便捷C.资源丰富D.科技发达
【小题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众多,商品农业发达
B.三城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力越来越强
C.城市化水平已高达60YO
D.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小题3】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②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③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④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有研究资料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河段自1 972年以来经常断流,导致沙漠侵吞农田、村镇,绿洲萎缩,塔里木河下游段曾经成为新疆沙漠化土地增加最迅速、面积最广大的地区。经过综合整治,塔里木河下游的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
A.退耕还牧B.发展节水农业C.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用水量D.修建坎儿井工程
【小题2】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荒漠化的监测,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9.
2011年2月10日环球网报道:三峡大坝名列全球15个人造世界奇迹中。同时,中国正着手在长江上游(即金沙江下游)建造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大型水电站,总发电量将是三峡电站的两倍,其中溪洛渡水电站已于2007年11月8日实现截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溪洛渡水电站工程选择在11月份进行大江截流,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进入丰水期,可以准确估算发电潜力
B.河流进入枯水期,此时截流截流量小、水位浅、工程难度小
C.正值结冰期,有利于截流施工
D.正值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
【小题2】开发水能与开发其他能源相比,其独特的优势是
A.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B.不占耕地,社会效益好
C.不污染环境,生态效益好D.兼具航运、养殖和旅游价值,综合效益好
10.
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主导工业部门。读攀枝花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
A.增加就业机会B.推动钢铁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C.巩固民族团结D.维护社会稳定
【小题2】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是
A.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B.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C.临近铁路枢纽,交通便利D.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11.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1980年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及产值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很大
B.第一产业的产值呈下降趋势
C.已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D.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必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小题2】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发展方向要与港澳逐步趋同
B.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管理土地,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问题
12.
读“武汉某类企业单位产品的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类企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技术B.原料C.劳动力D.市场
【小题2】近年来,该类企业逐渐由广州向武汉转移,其主要目的是
A.接近消费市场B.降低生产成本C.增强集聚效应D.塑造品牌形象
【小题3】该类企业的转移,对广州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B.环境污染加剧
C.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D.提高了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13.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西气东输”线路走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资源分布B.科技水平C.城市分布D.交通布局
【小题2】“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A.避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区B.缓解晋、陕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C.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D.增加气源,保证供气稳定
【小题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A.有利于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B.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C.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