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不丹的一条国际河流。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归纳甲河段水量和流速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但目前开发较少,主要原因有。
(3)乙区域是世界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成因。

(1)归纳甲河段水量和流速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但目前开发较少,主要原因有。
(3)乙区域是世界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成因。
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选) ( )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制约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1)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选) ( )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
(3)据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制约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3.
据新华网2009年10月18日报道,继试点移民搬迁任务完成之后,丹江口库区大规模移民将于近期启动,目前第一批移民安置对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中国继三峡工程后最大的移民迁安工程,河南、湖北两省丹江口库区共需搬迁33万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按规划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相互连接,从而构建起“四横三纵”的中国水利地理版图。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从上图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3)根据下图分析,北方________季节缺水,长江________季最适宜调水。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从上图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3)根据下图分析,北方________季节缺水,长江________季最适宜调水。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 (共10题)
6.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小题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小题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7.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材料一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 |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
C.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的集中性好 |
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 |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 |
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
C.当地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
D.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
9.
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10.
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的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
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
11.
【小题2】对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用可以 ( )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埋藏于致密的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下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受页岩油挤压,埋藏更深 |
B.游离性更强,开采难度更小 |
C.埋藏于断裂带,岩层裂隙发育更高 |
D.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 |
A.改变地表形态,并导致地面沉降 |
B.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低碳效益明显 |
C.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循环更活跃 |
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
12.
下图为中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
【小题2】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②替代能源欠缺 ③开发利用难度大 ④交通方便 ⑤科技力量强

【小题1】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
A.春季、夏季 | B.夏季、冬季 | C.春季、秋季 | D.冬季、秋季 |
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②替代能源欠缺 ③开发利用难度大 ④交通方便 ⑤科技力量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13.
下图为江苏省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空间示意图。Ⅰ类表示皮革毛皮羽绒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Ⅱ类表示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Ⅲ类表示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示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第三阶梯腹地区没有接受Ⅲ类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小题3】Ⅱ类产业转移对第三阶梯腹地区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小题1】影响图示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成本 | B.市场 | C.工业基础 | D.技术水平 |
A.工资水平高 | B.产业协作条件差 |
C.产业层级高 | D.本地市场狭小 |
A.环境污染加剧 | B.劳动力素质迅速提高 |
C.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 D.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迅速提升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