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21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地区之一。该谷地黄土分布广泛,呈条带状,黄土厚度自西向东先逐渐增厚后变薄,黄土颗粒自西向东逐渐变细。下图为伊犁地区黄土层分布状况。

(1)说明伊犁河谷的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2)根据材料推断伊犁河谷黄土层的成因并说明理由。
(3)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2000mm,农业灌溉仅靠黄河过境水源,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享有“塞外米粮川”的美誉。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其中饼状图为部分城市的工业结构。鄂尔多斯羊绒制品的年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占全国的40%和世界的30%,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出口创汇等连续十五年稳居我国绒纺行业第一位。

(1)简析鄂尔多斯发展毛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2)简述呼和浩特与包头相比,工业结构具有的共同特点及突出差异。
(3)围绕河套平原灌溉水源紧张问题,其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哪些?
(4)分别说出甲、乙两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形成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差异。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48mm,且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7,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河流域经过多次大规模水利建设。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1900余座;流域内的湿地面积减少57%,近200大型天然湖泊、洼地干涸。现阶段该流域对拆坝恢复河道的呼声越来越高。下图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示意图。

(1)说明海河流域地形和降水条件对该流域河流的影响。
(2)历史上,海河流域常泛滥成灾。为了根治海河水灾,除修建水库外还有哪些治理措施?
(3)分析现阶段该流域对拆坝恢复河道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原因。

2.单选题(共11题)

4.
下图显示了我国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等四条重要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D四条地理分界线分别是
A.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B.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D.400mm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小题2】图中我国沿30°纬线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自西向东依次为
A.乳畜业、果林业、灌溉农业B.混合农业、游牧业、果林业
C.畜牧业、林业、种植业D.林业、种植业、畜牧业
5.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小题2】黑河下游地区水草丰美变成荒漠戈壁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陡坡修筑梯田B.水库拦截蓄水
C.工业规模扩大D.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3】恢复黑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①全流域用水量协调管理 ②下游推广节水农业 ③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④上游修建水库储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读“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小题2】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B.②⑤⑥C.①②⑥D.①②③④
7.
共享单车在中国迅猛发展,主要覆盖年轻群体。共享单车在地域分布上,一线城市占比55.1%;二线城市占比26.8%;三线城市占比12.3%。共享单车市场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有桩式”公共单车和“无桩式”公共单车(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共享单车地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技术B.市场C.原料D.动力
【小题2】共享单车的长期发展,对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促进地理信息技术发展
C.缓解城市环境压力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小题3】“无桩式”公共单车使用时,使用者是利用手机中特定电子地图找车、还车,这主要利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C.网络技术和人工调查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8.
目前,我国“速生鸡”(在养殖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抗生素)事件已经媒体揭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
【小题2】“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等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9.
如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
A. 减轻交通压力 B. 减少环境污染
C. 提高能源利用率     D. 促进煤炭资源开发
【小题2】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     B. 市场 C. 技术 D. 资源
【小题3】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 延长产业链   B. 提高附加值
C. 增加就业率   D. 降低碳排放
10.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小题2】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小题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读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A. 甲——华北平原 B. 乙——内蒙古高原  C. 丙——塔里木盆地  D. 丁——黄土高原
【小题2】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
A. 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B. 乙地地形崎岖,荒漠广布
C. 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 D. 丁地气候湿热,树木葱茏
【小题3】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
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梨花淡白柳深青
1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两地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地气候类型相同B.两地河流的结冰期相同
C.形成两地的外力作用相同D.两地植被景观相同
【小题2】两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制约条件是
A.水资源短缺B.气候炎热C.泥石流破坏D.沙尘暴侵袭
13.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
【小题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比Ⅰ区南部海拔高,故年均温低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2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14.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的省份,也是可以全程自流的调水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水源供应C.降水总量D.城市分布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河道淤积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
C.有利于减轻土地的盐碱化问题D.回补地下水,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3.选择题(共1题)

15.

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了正方体,而且表面积增加了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blank#}1{#/blank#}立方厘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