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9题)
2.综合题- (共1题)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美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落等原因,到2010年近60%的人口迁出。
材料三德国鲁尔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等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
(1)两大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6分)
(2)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影响底特律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3)底特律市的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有哪些?(4分)
材料一 “北美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落等原因,到2010年近60%的人口迁出。
材料三德国鲁尔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等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
(1)两大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6分)
(2)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影响底特律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3)底特律市的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有哪些?(4分)
3.单选题- (共14题)
11.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影响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 B.太阳辐射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
C.甲国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
12.

【小题1】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小题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二氧化碳减少 |
B.全球降水增多 |
C.冰川体积增大 |
D.全球气候变暖 |
A.伐木与深加工 |
B.开发矿产资源 |
C.由毁林到造林 |
D.严禁砍伐森林 |
13.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各点分别A、B、C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A.C—A—B | B.B—C—A | C.B--A--C | D.A--B--C |
14.
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如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指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小题2】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做法是

【小题1】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有序性原则 |
A.提高能源利用率 | B.降低碳排放量 |
C.提高城市绿化率 | D.减少污染物排放 |
15.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回答下面小题。
A.降水量 |
B.气温 |
C.植被 |
D.地形 |
A.I区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
B.Ⅱ区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
C.Ⅲ区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
D.Ⅳ区水热组合好,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
16.
下图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小题2】③是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发展的关键,它应当是( )

【小题1】图中①—②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开垦土地、单产增加 | B.科学种田、提高单产 |
C.退耕还林、耕地减少 | D.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 B.农林牧综合治理 |
C.大力发展工业 | D.扩大耕地面积 |
17.
下图所示为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小题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 | B.耕作与灌溉 |
C.采矿与冶炼 | D.建坝与筑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
D.寻求人地协调 |
18.
下图为“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正确叙述是
【小题2】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做法是

【小题1】甲、乙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正确叙述是
A.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B.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
C.甲模式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 D.乙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
A.广西贵港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 | B.杭州兴建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
C.使用不可降解包装材料 | D.海尔集团研制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
19.
【小题2】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春季防风固沙 | B.夏季遮荫纳凉 | C.秋季截水增湿 | D.冬季挡风遮雨 |
A.水稻、小麦 | B.小麦、谷子 | C.谷子、青稞 | D.青稞、玉米 |
20.
下图为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
【小题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 B.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
C.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21.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省区全部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小题2】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小题1】以下省区全部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 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 B.农业基础薄弱 |
C.水土流失严重 | D.自然资源不足 |
22.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小题4】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图中修筑堤坝的直接作用是

【小题1】【小题2】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A.带走表土,降低土地生产力 | B.减少植被覆盖,使气候变干 |
C.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 | D.增加了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
A.平整土地 | B.贮水拦沙 | C.抽引水灌溉 | D.发展多种经营 |
23.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 提高煤炭产量
C. 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 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 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 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 提高煤炭产量
C. 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 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 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 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24.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到下表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小题2】为改善水土配置不协调状况,我国已经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小题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 B.南方地少水多 | C.北方地多水多 | D.北方地少水少 |
A.长江三峡工程 | B.淮河治理工程 | C.南水北调工程 | D.小浪底工程 |
4.选择题- (共2题)
25.
国共关系是决定中国近代命运的关键所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国共的关系: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
材料二 “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材料三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保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四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5.填空题- (共2题)
27.
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字母 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右图示结构反映出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性。
(2)左图中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3)请参考右图,根据C区域特征,写出下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① ② ③ 。

(1)左图中字母 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右图示结构反映出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性。
(2)左图中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3)请参考右图,根据C区域特征,写出下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① ② 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9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