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20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30

1.判断题(共9题)

1.
世界各国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2.
我国许多城市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目的是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3.
人类的生产活动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
经济全球化是区域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5.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6.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7.
鲁尔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特别重视环境管理与保护。
8.
不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补贴,是我国政府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  )
9.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长江下游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明显。

2.综合题(共1题)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美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落等原因,到2010年近60%的人口迁出。
材料三德国鲁尔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等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
(1)两大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6分)
(2)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影响底特律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3)底特律市的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有哪些?(4分)

3.单选题(共14题)

11.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形D.人类活动
【小题2】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国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12.

   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二氧化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多
C.冰川体积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伐木与深加工
B.开发矿产资源
C.由毁林到造林
D.严禁砍伐森林
13.

   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小题2】图中各点分别A、B、C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C—A—BB.B—C—AC.B--A--CD.A--B--C
14.
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如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指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
【小题2】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做法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B.降低碳排放量
C.提高城市绿化率D.减少污染物排放
15.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降水量
B.气温
C.植被
D.地形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I区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B.Ⅱ区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C.Ⅲ区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D.Ⅳ区水热组合好,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16.
下图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开垦土地、单产增加B.科学种田、提高单产
C.退耕还林、耕地减少D.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小题2】③是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发展的关键,它应当是(  )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农林牧综合治理
C.大力发展工业D.扩大耕地面积
17.
下图所示为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
【小题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18.
下图为“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正确叙述是
A.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B.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甲模式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D.乙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小题2】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做法是
A.广西贵港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B.杭州兴建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使用不可降解包装材料D.海尔集团研制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19.

   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荫纳凉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遮雨
【小题2】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小麦B.小麦、谷子C.谷子、青稞D.青稞、玉米
20.
下图为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C.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
21.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省区全部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小题2】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22.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A.带走表土,降低土地生产力B.减少植被覆盖,使气候变干
C.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D.增加了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小题3】【小题4】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图中修筑堤坝的直接作用是
A.平整土地B.贮水拦沙C.抽引水灌溉D.发展多种经营
23.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 提高煤炭产量
C. 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 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 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 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24.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到下表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
【小题2】为改善水土配置不协调状况,我国已经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小浪底工程

4.选择题(共2题)

25.

国共关系是决定中国近代命运的关键所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国共的关系: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

材料二 “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材料三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保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四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6.

如图,在△ABC中,D为AC边的中点,且DB⊥BC,BC=4,CD=5.

5.填空题(共2题)

27.
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字母    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右图示结构反映出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性。
(2)左图中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3)请参考右图,根据C区域特征,写出下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①        
28.
阅读长江水系图(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资源看,长江流域蕴含丰富的   (至少写出两种);从经济看,长江从上游到下游形成三大经济圈,对应的经济中心依次是重庆、   、上海。
(2)长江上游修建了全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其综合效益有    (至少写出三点)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加剧,可以采取     等措施防灾减灾。
(4)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9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