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检测地理试题(必修)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17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4

1.判断题(共19题)

1.
所谓雨林开发就是指对区域的森林资源的砍伐。
2.
河流的水流方向通常是支流的水汇入干流。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森林内的土壤肥力总是比较高的。
4.
矿物能源不是可再生资源。
5.
我国东北地处北方,和长江流域相比水分不足,生长期较长。
6.
中国东北的自然条件优越,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生产。
7.
基塘农业是广泛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的一种生态农业。
8.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9.
区域具有层次性。
10.
在区域发展不同发展阶段,地理条件的影响是不同的。
11.
GPS可以为用户提供加油站分布、路况情况等地理信息。
12.
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13.
GIS技术包括GPS和RS等技术。
14.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类型只有土地沙漠化
15.
荒漠化可以发生于半湿润地区。
16.
近年来流行的多肉植物由于需水量不大,故此非常适合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优良固沙植物。
17.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开发的经济成本太高。
18.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19.
东北的气候条件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求,但是却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2.综合题(共1题)

20.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材料二 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图中A区域人口密度大于B区域,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目前东北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简述该做法所起的积极作用。

3.单选题(共19题)

21.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图1为洞庭湖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图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域上游退耕还林
B.人口激增,围湖造田
C.湖泊沼泽化加快
D.长江干流水量减少
【小题2】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旱涝灾害频次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气候由暖湿变为冷干
2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雨林环境主要作用的是
A.调节气候B.维护碳氧平衡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
23.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2】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4.
下列各大洲中,具有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区的是  
①亚洲 ②非洲③欧洲④北美洲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5.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和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煤炭居首位
B.我国和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石油居首位
C.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居前两位的都是煤炭和石油
D.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煤炭为主
26.
黑龙江省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五常大米品质上乘,米粒均匀,色泽光亮,芳香四溢。下图为五常市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南方稻米产区相比,五常大米品质上乘,主要是由于
A.地形平坦、水源充足B.日照长、昼夜温差大
C.雨絹期、热量丰富D.土壤肥沃、沼泽广布
【小题2】与南方相比,五常稻米产区
A.商品率较高B.机械化程度低C.科技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
27.
2013年12月4日,曾经80%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的汽车之城———美国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几乎同时,中国国务院发布首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右图是底特律市所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底特律汽车产业曾经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处五大湖地区,邻近太平洋,水陆交通便利  
②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③相关产业集聚,提升竞争优势   
④劳动力廉价,素质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我国资源型城市容易面临与底特律相似的最主要困境是()
A.资源趋于枯竭B.生态环境破坏
C.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D.过度依赖单一产业发展
【小题3】A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
28.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D.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小题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29.
下图为“2014年12月28日至2015年1月3日我国冬小麦发育阶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期冬小麦发育阶段有显著差异的省份是
A.冀B.鄂C.滇D.新
【小题2】造成黄河、长江流域产区冬小麦发育阶段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势起伏D.土壤肥力
30.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下列各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小题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31.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
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
32.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
雨林分布地区的自然特征是
A.土层深厚肥沃B.径流季节变化大
C.全年高温,干湿分明D.动植物种类繁多
34.
2013—2014年度,国家林业局组织相关部门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工作。下表为荒漠化程度变化情况统计表,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及时掌握我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的动态变化情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可有
①RS②GIS ③GPS ④VR
A.①②B.②C.③④D.①④
【小题2】2009—2014年期间,关于我国荒漠化变化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度荒漠化地区治理初见成效
B.轻度荒漠化比例上升,但仍以中度荒漠化为主
C.极重度荒漠化比例下降
D.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
35.
下列地理现象不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
A.崇明岛近十年内面积扩大情况B.大亚湾核电站热水排放范围
C.汶川震后堰塞湖的发展变化D.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区域
36.
下图为山西某地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的联系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④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A.a——④B.b——①C.c——②D.d——③
37.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煤变油生产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的主要理由是 (  )
A.当地石油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煤变油”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38.
田纳西河流域多山、水流急、河流水量变化大,对航运不利,下列改善措施最合适的是
A.增加船只动力B.改造河道、对航道拓宽加深
C.修建水坝、船闸D.增大船只吨位、增加稳定性
39.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右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B.福建省以煤炭最小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4.填空题(共2题)

40.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资料二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资料三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
(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________、_______。
41.
结合下面山西主要煤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自然条件来分析,山西煤炭资源条件十分优越:分布范围广,煤炭质量优,埋藏条件浅,开采条件好,除此之外晋煤还具有的优势______,____。
(2)图中晋煤东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两条通向河北的港口,这二港口是_______和________。
(3)为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国家加快建设山西能源基地,主要做法有三: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9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