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环境保护
近些年来,有人将成千上万只圈养的孤狸运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放生,但是放生的孤狸在冬季大量死亡,对长白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分析在该区放生狐狸大量死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近些年来,有人将成千上万只圈养的孤狸运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放生,但是放生的孤狸在冬季大量死亡,对长白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分析在该区放生狐狸大量死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雾霾是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雾霾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图6所示甲区域以农业为主,是全球雾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1)指出甲区域大气污染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甲区域雾霆形成的原因。
(3)推测冰面降尘增加对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的可能影响,并说明理由。
(4)提出甲区域治理雾霆的主要措施。
雾霾是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雾霾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图6所示甲区域以农业为主,是全球雾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1)指出甲区域大气污染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甲区域雾霆形成的原因。
(3)推测冰面降尘增加对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的可能影响,并说明理由。
(4)提出甲区域治理雾霆的主要措施。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2月全线通车的贵广高铁全长约860千米,建设难度大,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特别是贵州省境内的三都隧道长达10余千米,穿越了14条大断层破碎带和3条褶曲构造带,如图5a所示。高铁开通使居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某学者研究了某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城市民航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如图5b所示。

(1)指出贵广高铁东端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及成因。
(2)分析三都隧道施工难度大的自然原因。
(3)据该学者的研究结论,指出贵广高铁开通后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的影响程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2014年12月全线通车的贵广高铁全长约860千米,建设难度大,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特别是贵州省境内的三都隧道长达10余千米,穿越了14条大断层破碎带和3条褶曲构造带,如图5a所示。高铁开通使居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某学者研究了某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城市民航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如图5b所示。

(1)指出贵广高铁东端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及成因。
(2)分析三都隧道施工难度大的自然原因。
(3)据该学者的研究结论,指出贵广高铁开通后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的影响程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4.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8所示区域地处四川西部山区(等高距为10米)。某乡村危旧房改造拟迁建居住小区,需对图示区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有专家认为图8中甲、乙两地虽然没有滑坡的威胁,但可能受到其它地质灾害的影响。

读图8,分别判断最可能影响甲、乙两地的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理由。
图8所示区域地处四川西部山区(等高距为10米)。某乡村危旧房改造拟迁建居住小区,需对图示区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有专家认为图8中甲、乙两地虽然没有滑坡的威胁,但可能受到其它地质灾害的影响。

读图8,分别判断最可能影响甲、乙两地的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5题)
5.
下图是某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该国经济落后,粮食不能自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夏季的盛行风是
【小题2】该国河流水文特点是
【小题3】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该国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小题1】该国夏季的盛行风是
A.西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东北风 |
A.流速较慢 | B.年径流量较大 | C.水位较高 | D.流量季节变化小 |
A.水稻、玉米 | B.水稻、高粱 | C.小麦、玉米 | D.小麦、高粱 |
6.
某帆船爱好者在北京时间215年7月5日驾船从上海出发,沿图3所示航线航行,最终到达南极长城站。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帆船行驶到某航段时,受洋流影响航速较慢,该航段可能是图3中的
【小题2】该船于北京时间2015年10月25日上午6点从图示甲地(54oN,158oE)出发,经过8天8小时30分后到达乙地(54oN, 160oW)。到达乙地时,当地区时是

【小题1】帆船行驶到某航段时,受洋流影响航速较慢,该航段可能是图3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11月1日7点30分 | B.11月1日19点30分 |
C.11月2日7点30分 | D.11月2日19点30分 |
7.
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26oN -29oN)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带类型多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该区基带以上出现的第一个自然带最可能是
【小题2】该生态功能区自然带类型多样的原因是
【小题1】在该区基带以上出现的第一个自然带最可能是
A.高原寒冷半干旱草原带 | B.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 | D.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
A.经向跨度大 | B.纬向跨度大 | C.地形高差大 | D.水热条件丰富 |
8.
人口重心及其变动轨迹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图1示意20世纪某国人口重心的变化。该国1900年人口重心靠近其东部地区的几何中心,在20世纪人口总量有较大增加。读图1,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人口重心的变化表明该国20世纪
【小题2】该国家最可能是

【小题1】人口重心的变化表明该国20世纪
A.东部人口迁入量更大 | B.西部人口总量增加更快 |
C.南部人口迁出量更大 | D.北部人口出生率最高 |
A.美国 | B.印度 | C.俄罗斯 | D.澳大利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