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变化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3)据材料三,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迁移会带来哪些影响?
(4)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材料一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人口增长百分比。

材料二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三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变化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3)据材料三,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迁移会带来哪些影响?
(4)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2.
读下图“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然后分析回答。

(1)根据城市化水平辨别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 是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一般起步于________________时期。现今很多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措施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根据城市化水平辨别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 是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一般起步于________________时期。现今很多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措施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读我国水稻分布图及东北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我国水稻产区的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东北水稻产区的自然区位优势。
(3)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4)请结合水稻种植业的特点谈一下发展措施。

(1)据图说明我国水稻产区的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东北水稻产区的自然区位优势。
(3)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4)请结合水稻种植业的特点谈一下发展措施。
2.单选题- (共21题)
4.
读“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
【小题2】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
A.地下水位上升 | B.径流总量减小 | C.降水量减小 | D.蒸发量减少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降水的下渗量减少 |
C.植被覆盖率增加 | D.城市热岛效应 |
5.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
功能区可拓展到( )
【小题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小题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

A.一环路 | B.二环路 | C.三环路 | D.环城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7.
读我国X省人口部分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
【小题2】该省城镇和乡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差异显著,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小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
A.“低低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高高低”模式 | D.以上都不对 |
A.医疗卫生条件 | B.人口迁移数量 |
C.环境污染程度 | D.人口生育政策 |
8.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这是继 “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后,短期内可能( )
【小题2】“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预期的新生人口增长,其原因主要有( )
①生育观念转变 ②抚养成本上升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进 ④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后,短期内可能( )
A.缓解劳动力短缺局面 | B.影响劳动力职业构成 |
C.加重毕业生就业压力 | D.降低家庭养老负担 |
①生育观念转变 ②抚养成本上升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进 ④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9.
下面是北欧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情况,近年来人口死亡率有所升高,接近1930年的水平。结合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上述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近年来该国人口死亡率和1930年相似,主要是因为( )

【小题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上述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计划生育政策 |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C.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D.生育观念的改变 |
A.瘟疫流行 | B.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 C.社会保障水平低 | D.人口老龄化 |
10.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小题3】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A.气候适宜 | B.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 |
C.少自然灾害 | D.人口素质较高 |
11.
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小题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小题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政治因素 | D.婚姻、家庭因素 |
A.甲、丙 | B.甲、乙 | C.乙、丙 | D.乙、丁 |
12.
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 |
B.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 |
C.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 |
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 |
13.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小题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小题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 B.豫、黔、粤、沪 |
C.沪、黔、粤、豫 | D.黔、豫、粤、沪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 B.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 D.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
14.
读“中国15-64岁人口比重增长率(2006-2014年)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一直维持低增长的原因是( )
【小题2】据图预测,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

【小题1】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一直维持低增长的原因是( )
A.少年儿童比重持续增加 | B.劳动人口的死亡率增高 |
C.人口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 D.老年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
A.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 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
C.阻碍产业转型升级 | D.人口总数减少 |
15.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是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海市Q区20022012年外来人员平均每年增加约 ( )
【小题2】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
【小题3】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户籍人口 ( )

【小题1】上海市Q区20022012年外来人员平均每年增加约 ( )
A.5万人 | B.10万人 | C.15万人 | D.20万人 |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 B.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
C.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
A.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 | 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
16.
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2-2007年,我国( )
【小题2】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小题1】1982-2007年,我国( )
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 |
B.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 |
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 |
D.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 |
A.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
C.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
18.
【小题2】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是( )
【小题3】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能源 | B.气候 | C.地形 | D.水源 |
A.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 B.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
C.银川市提供服务种类最多 | D.平罗位于贺兰的服务范围之内 |
A.交通等基础设施 | B.水利等基础设施 |
C.旅游休闲业 | D.重化学工业 |
19.
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小题2】下列描述,符合该功能区的特点的是( )

【小题1】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中心商务区 | B.高级住宅区 | C.电子工业区 | D.公园游览区 |
A.湖光山色,绿意盈盈 | B.烟筒林立,机器轰鸣 |
C.书声朗朗,学生云集 | D.商场林立,车水马龙 |
21.
下图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及其农业生产结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的农业类型是( )
【小题2】该地农业发展最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和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地的农业类型是( )
A.种植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混合农业 |
A.热量不足---发展温室大棚 | B.地形起伏大----修筑梯田 |
C.水源不足---跨区域调水 | D.交通不便---修建公路 |
22.
下图是某国的主要农业区,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农产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度高 | B.商品率低 |
C.科技水平低 | D.专业化程度低 |
A.①----冬小麦 | B.②----春小麦 | C.③----玉米 | D.④----羊毛 |
23.
近年来,灵宝很多地区大力发展种植樱桃,种植面积一再扩大,特别是市郊及主要村镇公路旁出现了许多樱桃采摘园,供人们采摘游玩,成为灵宝及周边城镇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既减少了农户采摘成本,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樱桃种植面积一再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推动周边城镇人们来灵宝采摘樱桃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樱桃种植面积一再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肥沃 | B.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
C.市场需求的增加 | D.劳动力的增加 |
A.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 B.樱桃种植面积的扩大 |
C.樱桃品种繁多 | D.交通运输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