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芦苇为多年生高大直立草本植物,冬季枯黄,来年发出新芽,有较强的耐盐能力。芦苇用途很广,是造纸的优质原料,也可用来织席、帘等。辽河三角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割苇人往往等到冬季大地封冻之后前来收割。芦苇每年收割一次,过去,收割后的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近年来已被明文禁止。
材料二 下面为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图和芦苇景观图。

(1)概述图示地区芦苇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辽河三角洲割苇人选择在封冻之后收割芦苇的原因。
(3)简述芦苇收割后“炼塘”的利和弊。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
(2)该市拟在①、②、③三处布局服装厂、水泥厂和软件园,你认为③处应该布局 ;②处应该布局 ;①处应该布局 。
(3)工业企业向工业区集聚,这有利于企业 。
(4)乙、丙两个商业区中,其布局最能体现市场最优原则的是 。
(5)从矿产资源角度来看,甲处布局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 。
邦巴斯铜矿位于秘鲁南部,已查明铜资源储量超过1 200万吨,服务年限超过20年,资源勘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4年我国W矿业集团与秘鲁政府达成协议,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资源。为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我国W矿业集团加强股东层面对项目的管控力度,同时依托经验丰富的海外团队负责项目现场工作建立有效管控体系,中外团队协作配合,全面梳理建设路径,调整项目公司管理团队,推进社区搬迁和安置工作,实现了在未超工期、未超预算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如下图示意邦巴斯铜矿区及矿产资源分布。
(2)简述W矿业集团与秘鲁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对秘鲁经济的影响。
(3)从社会层面说明W矿业集团进行邦巴斯铜矿开采会遇到的主要困难。
(4)说明邦巴斯铜矿开采过程应当注意的环境问题。
2.单选题- (共27题)

表该地区湿地破坏后气温年变化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 B.扩大城市的规模 |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 D.推广使用渗水砖 |

【小题1】闽北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时间是
A.9月 | B.2月 | C.6月 | D.12月 |
A.木荷林地强 | B.杉木林地强 | C.一样强 | D.无法比较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 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 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 | B.单位面积产量低 |
C.种子成本高 | D.劳动力投入大 |
A.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 B.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
C.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表不该城市不同的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域 |
B.乙区域 |
C.丙区域 |
D.丁区域 |
A.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
B.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
C.丙功能区人口密度大,以住宅用地为主 |
D.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

【小题1】该企业属于( )
A.劳动力指向型 | B.市场指向型 | C.技术指向型 | D.原料指向型 |
A.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 | B.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 |
C.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 | D.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 |

【小题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05~2010年 (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

有关④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迁出人口数大于迁入人口数 |
B.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 |
C.迁出人口对该城市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D.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婚姻和家庭 |

【小题1】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死亡率 |
B.②是出生率;③是死亡率 |
C.①是自然增长率;②是出生率 |
D.①是出生率;②是死亡率 |
A.过渡期时,自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 |
B.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
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工业后期 |
D.工业期时,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数量也开始下降 |
A.日本是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人口大国,晚婚的观念对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
B.初婚年龄增长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
C.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加剧日本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的减少,给未来社会带来更多的困难 |
D.晚婚是一种婚育时尚,对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


图甲中所示地区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

【小题1】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高 | B.起步早,水平低 |
C.起步晚,水平低 | D.起步早,水平高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 B.城市土地质量提高 |
C.地下水水质提高 | D.城市“热岛”现象加剧 |

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T
年份 | 1800年 | 1900年 | 1985年 |
煤 | 4 | 2 | 0.75 |
铁矿石 | 2 | 1.8 | 1.3 |
【小题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A.燃料运输费用 | B.铁矿石运输费用 |
C.产品运输费用 | D.废弃物的排放量 |

【小题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 B.甲──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
C.乙──亚洲季风水田业 | D.甲──城郊乳畜业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C.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 D.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
【小题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靠近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能源产地 | D.研发基地 |
A.加剧大气污染 | B.减轻白色污染 | C.减轻酸雨危害 | D.促进生物多样性 |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之后,中国香港和台湾、新加坡、韩国迅速崛起替代日本,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这使日本
A.产业结构升级 | B.就业状况明显改善 |
C.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大量外迁 | D.环境污染状况明显加剧 |
A.东部地带推出更大优惠政策,留住转出产业 |
B.东部地带加大技术创新,加强产业升级 |
C.中西部地区加大技术创新,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
D.中西部地带降低生产成本,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

解决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最适宜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
B.大规模植树造林 |
C.合理放牧,保护和恢复植被 |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

关于第三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日、韩两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
B.日、韩两国的第三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来自第一产业 |
D.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