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1:南北战争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带。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在全国所占比例,从1860年前的80%下降到1890年的58%,原来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超过了东北部。
材料2:据报道,美国农业一年要消耗6000万吨以上的石油,800万吨钢材,16万吨橡胶。除了机械设备直接消耗石油、钢铁等外,化肥、农药、塑料等也是由石油、煤炭转化而来的。通过这种高能量的投入,使劳动生产产率、上地利用率、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平均每个劳动力可养活50多个人,居世界首位。
(1)图中AB分别代表什么农业带?从图文材料中分析说明美国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2)分析美国西部地区经济原以农业为主,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
(3)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说明美国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相对较小的原因。
材料1: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附近的贵安新区是南方数据中心核心区、全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全国大数据应用与创新示范区、大数据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示范区、大数据双创示范基地、大数据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由于数据中心设备精密,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过冷过热、潮湿干燥、灰尘等都不利于设备的保护和长期使用。数据中心最大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的支出是空调费,因为机器设备需要散热。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材料2:大数据产业将成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仅2015年上半年,在贵州省的省会城市贵阳大数据关联企业就新增了1200余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选择将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总投资150亿元,规划建设机柜超10万个、服务器超200万台,与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亚马逊服务器规模相当,2017年7月苹果公司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iCloud数据中心;贵州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全球靠前的数据集聚地。
材料3:贵安新区图

(1)说明苹果等各大公司将数据中心选择落户在贵安新区的有利条件.
(2)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
(3)要实现贵安一体化的发展,首先要把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建设好。当地属喀斯特地区土层薄,请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修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什么措施,并简述理由。
2.单选题- (共12题)

【小题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 B.地下径流 | C.转化为固态水 | D.植物截留和蒸腾 |
A.长白山 | B.武夷山 | C.秦岭 | D.天山 |
【小题1】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目的是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B.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
C.解决国内失业问题 | D.提高能源利用率 |
A.技术先进 | B.产品价格低 | C.知名度高 | D.产品质量高 |
A.圣地亚哥(33°S) | B.莫斯科(55°N) | C.圣保罗(23°S) | D.墨西哥城(19°N)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
A.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 B.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
C.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 D.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
【小题1】手机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提高了产品质量 |
B.降低了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要求 |
C.削弱了产品的市场开拓 |
D.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
A.手机产品价值高,重量体积小 |
B.电子产品通过航空运输更安全 |
C.航空物流成本低 |
D.手机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周期短 |

【小题1】该市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
A.少年儿童比重较高 |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大 |
C.人口数量呈现负增长 | D.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
A.青壮年迁入多 |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C.老年人口迁入多 | D.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相同 |

【小题1】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
A.商业区 | B.工业区 | C.住宅区 | D.文化区 |
A.M方向近郊区 | B.M方向近商业区 |
C.N方向近文化区 | D.N方向近工业区 |

【小题1】图中城镇最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 | B.地形 | C.交通 | D.政策 |
A.乌鲁木齐服务范围不包含图中所有城镇 | B.等级越低的城镇数量越多 |
C.等级越高的城镇彼此相距越近 | D.等级越低的城镇服务范围越大 |

【小题1】1984~1989年,出现再城市化的国家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传统工业的复苏 | B.人口增长率提高 |
C.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 D.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

【小题1】桑基鱼塘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 B.水稻种植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A.大气温度降低 | B.气温变率增大 | C.近地面风速不变 | D.大气降水增加 |

【小题1】影响五常大米种植形成区域特色和规模化经营的因素有
A.交通和市场 | B.技术和土壤 | C.气候和市场 | D.政策和土壤 |
A.劳动力廉价丰富 | B.政策支持 |
C.靠近原料产地 | D.接近消费市场 |
A.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 B.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
C.加强新品种的选育 | D.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 |

【小题1】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的产业是
A.休闲食品 | B.机械制造 | C.软件开发 | D.服装制造 |
A.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减轻了水土流失 | B.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 |
C.增加中药材供应,减少药材资源枯竭 | D.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水体污染 |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人口锐减 B. 资源耗竭 C. 产业升级 D. 生态恶化
【小题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A. 改善生态环境 B. 优化交通布局 C. 发展旅游产业 D. 促进商业发展
【小题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 甘肃玉门 B. 福建厦门 C. 辽宁鞍山 D. 湖北武汉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