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处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在乙图中,与甲图中①处地貌相同的是___(填字母)。
(2)简述甲图中②处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3)乙图中河流在C处河流侵蚀作用以______和_____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往往呈______型。
(4)乙图中A处的地貌类型简述其成因。

(1)甲图中①处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在乙图中,与甲图中①处地貌相同的是___(填字母)。
(2)简述甲图中②处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3)乙图中河流在C处河流侵蚀作用以______和_____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往往呈______型。
(4)乙图中A处的地貌类型简述其成因。
2.
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首先是从_________开始下降。
(2)第②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其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_____和死亡率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
(3)我国当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处在或接近____阶段,这个阶段产生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由此带来的影响是_____。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首先是从_________开始下降。
(2)第②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其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_____和死亡率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
(3)我国当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处在或接近____阶段,这个阶段产生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由此带来的影响是_____。
3.
下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4.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
【小题2】关于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 B.由东流向西 |
C.水位A处低于B处 | D.不能确定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
6.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小题2】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④处不同的是
【小题3】图中⑥处山地的成因为
【小题4】造成⑦处易成谷地的内因为

【小题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A.华山 | B.喜马拉雅山 | C.阿尔卑斯山 | D.安第斯山 |
A.渭河平原 | B.汾河谷地 | C.东非大裂谷 | D.长江三峡 |
A.背斜成山 | B.向斜成山 | C.褶皱隆起成山 | D.断层上升成山 |
A.岩石坚硬 | B.挤压力大 | C.张力影响 | D.侵蚀作用 |
7.
读下面“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8.
【小题1】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小题2】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易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
据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 B.土壤 | C.水文 | D.生物 |
A.生产性 | B.平衡性 | C.差异性 | D.整体性 |
9.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小题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山脉走向 | D.山体坡度 |
A.信风影响 | B.季风影响 | C.西风影响 |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
10.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脉北坡为
【小题2】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是

【小题1】该山脉北坡为
A.背风坡、阳坡 | B.迎风坡、阴坡 |
C.迎风坡、阳坡 | D.背风坡、阴坡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
11.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
C.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
12.
下图中实线表示从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时线,虚线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离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
【小题2】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比较小的因素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环境质量 | B.交通通达度 |
C.土地肥力 | D.距市中心的远近 |
13.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小题2】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A.空间情况优越 | B.矿产资源更丰富 |
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 D.草场资源更丰富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4.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是( )
【小题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是( )

【小题1】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是( )
A.男性多于女性 | B.人口迁移主要受社会因素影响 |
C.以青壮年为主 |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 B.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C.使当地人口性别结构更加合理 | D.加大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压力 |
15.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下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
18.
读不同城市就业空间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丁城市属于
【小题2】影响图中丙城市就业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能源 ②交通 ③地形 ④气候

【小题1】丁城市属于
A.单核心模式 | B.多核心模式 | C.同心圆模式 | D.扇形模式 |
①能源 ②交通 ③地形 ④气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9.
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镇分布简略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学生家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城市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小题2】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小题1】该学生家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城市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去A城市,A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 |
B.去A城市,A城市的交通便利 |
C.去B城市,B城市的服务便利 |
D.去B城市,距离他们家近 |
A.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 B.去B城市上中学 |
C.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 | D.在B城市设立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
20.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题以下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小题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小题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 | B.乳畜业 |
C.水果园艺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农业技术改进 | B.国家政策的改变 |
C.劳动力的转移 | D.市场需求的变化 |
22.
下图是某地种植 X、Y、Z三种农产品的利润与城市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距城市20~60 km范围内,利润最高的农产品是( )
【小题2】影响Y农产品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小题1】在距城市20~60 km范围内,利润最高的农产品是( )
A.X | B.Y | C.Z | D.X、Y、Z |
A.水源 | B.市场 | C.土壤 | D.地形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