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左图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增速示意图,右图为垃圾处理流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增速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 。
(2)城市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图中的A、B、C依次为 、 、 。
(3)右图城市垃圾处理流程体现了 、 、 的原则。
(4)作为中学生,在减少城市垃圾中应具备的行为有 。

(1)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增速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 。
(2)城市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图中的A、B、C依次为 、 、 。
(3)右图城市垃圾处理流程体现了 、 、 的原则。
(4)作为中学生,在减少城市垃圾中应具备的行为有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有观点认为印度古吉拉特邦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不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请阐述其理由。
(3)简述萨南德工业园吸引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集聚的优势区位条件。
材料一 古吉拉特邦多次到我国珠三角地区学习工业园建设经验,邦政府积极为投资者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工作效率很高;萨南德工业园区有20多家国内外企业入驻,已成为颇有名气的汽车中心,被视作印度招商引资“后来居上”的成功典范。
材料二 图甲为印度西北部地形与降水分布略图,图乙为古吉拉特邦资源与交通略图。
(1)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为什么季节?判断依据是什么?(2)有观点认为印度古吉拉特邦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不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请阐述其理由。
(3)简述萨南德工业园吸引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集聚的优势区位条件。
3.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智利北部海域发生8.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下图为本次地震震中位置及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

(1)世界主要渔场所在海域多为 (海底地貌)。
(2)比较西北太平洋渔场与南太平洋渔场主要成因的差异。
(3)试比较图中A、B两海域海水性质的差异。
(4)智利地震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防御此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智利北部海域发生8.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下图为本次地震震中位置及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

(1)世界主要渔场所在海域多为 (海底地貌)。
(2)比较西北太平洋渔场与南太平洋渔场主要成因的差异。
(3)试比较图中A、B两海域海水性质的差异。
(4)智利地震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防御此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2.单选题- (共4题)
4.
下面两图分别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洋流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①、②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示洋流判断,正确的是
A.甲洋流增温增湿 | B.乙洋流是暖流 |
C.丙洋流增温增湿 | D.丁洋流是暖流 |
A.①处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②处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 | D.②处的渔场是北海渔场 |
5.

【小题1】关于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78年北京以不透水层和植被为主
B. 2010年纽约以植被层和水体为主
C. 1978~2010年北京其他用地比重迅速下降
D. 1978~2010年纽约不透水层比重迅速上升
【小题2】北京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热岛效应强度减弱 B. 内涝概率上升
C. 地下水位不断上升 D. 蒸发量增加
不透水地表和绿地是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图为北京和纽约l978—2010年两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78年北京以不透水层和植被为主
B. 2010年纽约以植被层和水体为主
C. 1978~2010年北京其他用地比重迅速下降
D. 1978~2010年纽约不透水层比重迅速上升
【小题2】北京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热岛效应强度减弱 B. 内涝概率上升
C. 地下水位不断上升 D. 蒸发量增加
6.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2015年3月9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发射起飞,开始为期5个月的环球飞行。下图为“阳光动力2号”及其飞行线路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实时监控“阳光动力2号”飞行动态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小题2】关于影响“阳光动力2号”飞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实时监控“阳光动力2号”飞行动态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 | B.RS | C.GIS | D.BDS |
A.天气变化对飞行没有影响 | B.太阳活动不会干扰飞行 |
C.太阳辐射对飞行影响很大 | D.大气环流会影响飞行 |
7.
下图为20世纪美国主要经济区域(新英格兰及中大西洋、五大湖、东南、西部及西南)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西部及西南经济区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是
【小题2】西部及西南经济区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①自然环境优美,光照充足 ②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③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 ④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⑤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较为便利

【小题1】表示西部及西南经济区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自然环境优美,光照充足 ②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③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 ④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⑤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较为便利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