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根据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过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尤其是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使商品粮食基地地位受到影响,试分析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过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尤其是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使商品粮食基地地位受到影响,试分析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6题)
2.
【小题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小题2】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小题3】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A.降水较多 | B.气温低,蒸发弱 |
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 | 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
3.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小题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 B.常发生凌汛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
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 | 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
4.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停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小题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停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小题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
A.研发中心 | B.一般零部件厂 |
C.核心零部件厂 | D.整车厂 |
5.
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A.①亚热带农作物 ②小麦带 ③玉米带 ④棉花带 |
B.①玉米带 ②小麦带 ③棉花带 ④乳畜带 |
C.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小麦带 ④玉米带 |
D.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玉米带 ④小麦带 |
6.
【小题1】下列关于“设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M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方向可能有
①以沙拐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②引水灌溉的水稻种植业
③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④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
【小题3】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是
“设施农业”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近年来,甘肃省M县为应对绿洲日益缩小,率先实施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关于“设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投入,高产出 | B.只能在晴天生产 |
C.只适用于种植业 | D.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
①以沙拐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②引水灌溉的水稻种植业
③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④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海南岛 | D.三江平原 |
8.

【小题1】我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的大趋势是( )
【小题2】我国白色家电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 )
①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
③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④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
⑤“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
白色家电是指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进入21世纪,我国白色家电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图示意我国白色家电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的大趋势是( )
A.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省市转移 | B.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南内陆地区转移 |
C.由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向自然资源丰富区转移 | D.由综合性工业区向轻工业区转移 |
①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
③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④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
⑤“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9.
“K汽车”是我国民营汽车制造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该企业从浙江的一家汽车修理厂起步,在“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车”思想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本世纪以来,该企业提出“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K汽车走遍世界”的口号。2010年“K汽车”收购瑞典著名汽车企业“沃尔沃”的乘用车部分,此次收购为“K汽车”走向世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世纪九十年代,与上海汽车制造业相比浙江“K汽车”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小题2】本世纪以来,“K汽车”陆续收购上海华普等弱势汽车企业。这些弱势企业的并入有利于“K汽车”( )
【小题3】“K汽车”要更好地走向世界,应当着重借助“沃尔沃”( )
【小题1】上世纪九十年代,与上海汽车制造业相比浙江“K汽车”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基础设施 | B.劳动力成本 | C.科技水平 | D.原料和配件 |
A.提高研发能力 | B.靠近主要市场 | C.扩大制造能力 | D.降低土地成本 |
A.成熟的营销服务渠道 | B.所在国的便利融资渠道 |
C.发达的机器人生产线 | D.所在国的优质钢材资源 |
10.
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用手机查看单车位置、预约找到所选单车,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骑行,解决城市内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②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
③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④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
【小题2】在摩拜单车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小题1】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②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
③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④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RS GPS | B.GPS GIS | C.RS GIS | D.GIS RS |
11.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美国与日本相比( )
【小题2】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美国与日本相比( )
A.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
C.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 D.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
A.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
C.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 D.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
12.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资源 |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
13.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
14.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的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小题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小题3】对外来辐射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①判断水体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小题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的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①判断水体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5.
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GPS和RS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率进行有效的监测和估算 |
B.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
C.运用GIS,可以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 |
D.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
17.
【小题1】荷兰制造业受到严重打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小题2】“荷兰病”后遗症的突出表现是( )
①农业份额下降
②经济增长乏力
③人口老龄化
④失业率上升
【小题3】下列“荷兰病”药方,最为对症的是( )
荷兰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20世纪中期,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十余年后,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接踵而至。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荷兰制造业受到严重打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劳动力成本上升 | B.廉价进口商品的涌入 |
C.荷兰货币的升值 | D.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 |
①农业份额下降
②经济增长乏力
③人口老龄化
④失业率上升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降低国民福利水平,增加税收 |
B.发展新兴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
C.开发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 |
D.加强地质勘探,增产天然气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