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牛羊成群。科尔沁气候冬寒冷、夏炎热,年均降水量360毫米,日照2900小时。白音他拉苏木镇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是沙地衬膜水稻的发源地(下图),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沙地衬膜水稻,但由于资金、技术、市场等原因夭折了,15年后,在政府的帮种植技术助下,农民采用材质较厚的薄膜且铺设两层,一层保水,一层防老化,这项技术重新得到农民认可,另外水稻按照有机作物的要求种植,不使用化肥农药,产品质量高,价格虽达10元每公斤以上,但销售良好。



科尔沁沙地 沙地衬膜水稻
(1)简述白音他拉苏木发展沙漠水稻面临哪些自然困境?
(2)分析沙地衬膜水稻价格高但销售较好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白音他拉苏木种植水稻对当地生态环境不利。你是否赞同以上观点,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科尔沁沙地 沙地衬膜水稻
(1)简述白音他拉苏木发展沙漠水稻面临哪些自然困境?
(2)分析沙地衬膜水稻价格高但销售较好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白音他拉苏木种植水稻对当地生态环境不利。你是否赞同以上观点,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
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简述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请简述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简述其优点。

图甲

图乙
(1)简述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请简述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简述其优点。
3.
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明图中Q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导致我国R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地理背景。
(3)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来保护铁路,分析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4)简述R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请说明图中Q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导致我国R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地理背景。
(3)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来保护铁路,分析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4)简述R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单选题- (共18题)
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河流域主要位于( )
【小题2】甲河流域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的后果是 ( )

【小题1】甲河流域主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B.热带季风气候区 |
C.热带雨林气候区 |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
A.大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 | B.河流的洪峰降低 |
C.草场沙化,畜牧业衰退 | D.大气变得更加湿润 |
5.
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不包括(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 | B.高原、山地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
C.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 D.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
6.
下图示意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其主要目的是( )
【小题2】图中调水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海河流域,该调水工程会( )
①改善海河流域的灌溉条件 ②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③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径流量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其主要目的是( )
A.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 | B.建坝发电,解决能源短缺 |
C.调水入京,解决缺水现状 | D.水产养殖,促进经济发展 |
①改善海河流域的灌溉条件 ②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③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径流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7.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小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小题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
9.
①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演变 ②产业发展方向由轻工业向重工业演变 ③产业布局由集聚走向分散 ④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小题2】匹兹堡处于产业发展第三阶段时
美国匹兹堡市曾以钢铁工业著称,20世纪70年代末,匹兹堡的钢铁工业陷入持续、全面衰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匹兹堡逐步转变为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以“绿色”“宜居”“科技”等新的城市形象示人。下图为匹兹堡产业转型演变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演变 ②产业发展方向由轻工业向重工业演变 ③产业布局由集聚走向分散 ④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扩大 | B.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
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 D.区域内部不平衡加速发展 |
10.

【小题1】依据资料推断
【小题2】油棕产业链中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热带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资料推断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
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热带雨林生态恶化 |
C.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
D.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 B.棕榈油榨取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 |
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 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
1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冬季为雨季,降水量一般不超过180mm,2016年冬天,加利福尼亚经历了一次历史上少见的湿冬,2017年1月份降水量达到了少见的250mm。2017年某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罕见的森林大火,大火在干燥的强风作用下,迅速蔓延,损失惨重,被称为加州史上最贵的山火。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加州森林大火遥感影像(图中圆点为起火点)
【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本次加州火灾发生的时间为( )
【小题2】造成此次大火迅速蔓延的强风可能为( )
【小题3】相对于往年,加州本次山火规模更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加州森林大火遥感影像(图中圆点为起火点)
【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本次加州火灾发生的时间为( )
A.3月 | B.5月 | C.6月 | D.10月 |
A.偏东风 | B.偏南风 | C.偏西风 | D.偏北风 |
A.本年夏季炎热干燥,森林里湿度显著下降 |
B.本年秋季炎热干燥,森林里湿度显著下降 |
C.上年冬季降水异常多,森林生长旺盛,使得夏秋季节枯枝落叶量增大 |
D.本年夏季光照充足,森林生长旺盛,森林茂密,枯枝落叶量大 |
15.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小题1】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小题2】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小题1】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加速冲积扇的形成 | B.提高植被存活率 |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D.提高土壤湿度 |
A.西北地区 | B.华南地区 | C.华东地区 | D.东北地区 |
16.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下列关于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
18.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一焦化一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小题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有

【小题1】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一焦化一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信息联系 | B.生产协作联系 | C.科技联系 | D.商贸联系 |
A.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 B.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C.大气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 D.实现产业升级,减少劳动就业 |
19.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小题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长 |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D.土壤以肥沃的红壤为主 |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 B.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
C.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 D.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
20.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 006个,2004年又减少到762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 B.城市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
C.城市化不能促进工业化 | D.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力量 |
A.大力发展小城镇,增加小城镇数量 |
B.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 |
C.大力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 |
D.减慢工业化速度,使其与城市化相协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