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考点专练:流域的综合开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982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2:珠江流域图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4)与周边省份相比,贵州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5)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专家曾断言,乌江流域因为处在喀斯特地貌区而不适合修建水库,但是在流域内却有大大小小数十座水库。近些年来,贵州省政府大力开发乌江流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1)分析乌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指出乌江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生存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分析喀斯特地貌区修建水库的不利条件。
(4)针对乌江流域的现实情况,请您为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4题)

3.
下图是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60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  )
A.面积增大、水位升高B.面积增大、水位降低
C.面积减小、水位降低D.面积减小、水位升高
【小题2】引起青海湖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年降水总量B.年蒸发总量
C.年地表径流总量D.年地下径流总量
【小题3】青海湖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加剧洪涝灾害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渍化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  )
A.工程质量低B.设计不准确
C.人为破坏严重D.泥沙淤积严重
【小题2】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B.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5.

   读下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10年

40.2%

44.1%

6.2%

1.3%

8.2%

 

【小题1】1978~2010年R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小题2】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小题3】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高B.成土母质含氮低
C.植被稀疏D.地势起伏大
6.

   龙溪河流域位于我国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部,龙溪河向南汇入岷江,属于岷江水系的一级支流。下图是不同年份该流域植被覆盖度分级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时间段,该流域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概率最大的是( )
A.2007年以前B.2007~2010年
C.2010~2014年D.2014年以后
【小题2】该流域
A.河谷横剖面多呈“U”形B.水力资源贫乏
C.流水堆积作用明显D.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小题3】若该流域实行梯级开发,则会
A.使岷江水量的季节变化减小B.为南水北调中线提供更多的优质水源
C.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D.限制炼铝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