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 2006 年建成通车,拉萨至日喀则段于 2014 年建成通车。目前正在兴建的川藏铁路共分四 段,2015 年 6 月拉萨至林芝段开始全面施工,2018 年 4 月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中间两 段待建(左图为进藏铁路路线图,右图为拉萨的气温曲线- 降水柱状图)。川藏铁路计划于2026年全线通车,沿线约 305 万人将会受益。

(1)青藏地区可划分为三个次一级自然区,请结合气候资料,描述川藏铁 路经过地区的气候特点。
(2)已经修建了青藏铁路,现在仍然要修建川藏铁路,请指出修建该铁路的意义。
(3)与青藏铁路相比,指出修建川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
(4)在西藏地区修建铁路的工人每天上班需要涂抹唇膏和防晒霜,请说明其原因。
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 2006 年建成通车,拉萨至日喀则段于 2014 年建成通车。目前正在兴建的川藏铁路共分四 段,2015 年 6 月拉萨至林芝段开始全面施工,2018 年 4 月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中间两 段待建(左图为进藏铁路路线图,右图为拉萨的气温曲线- 降水柱状图)。川藏铁路计划于2026年全线通车,沿线约 305 万人将会受益。

(1)青藏地区可划分为三个次一级自然区,请结合气候资料,描述川藏铁 路经过地区的气候特点。
(2)已经修建了青藏铁路,现在仍然要修建川藏铁路,请指出修建该铁路的意义。
(3)与青藏铁路相比,指出修建川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
(4)在西藏地区修建铁路的工人每天上班需要涂抹唇膏和防晒霜,请说明其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必然走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为此,我国2015 年全面停止内蒙古、吉林等重点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2016 年全面停止非天然林保护区国 有林场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7 年实现全面停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我国为了林业的可 持续发展,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等七大区城,打造和培育 20 个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同时 将科技创新的理念融入到现代生态林业中,从而确保社会适于林产品需求。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在保护森林资源的 基础上我国林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必然走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为此,我国2015 年全面停止内蒙古、吉林等重点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2016 年全面停止非天然林保护区国 有林场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7 年实现全面停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我国为了林业的可 持续发展,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等七大区城,打造和培育 20 个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同时 将科技创新的理念融入到现代生态林业中,从而确保社会适于林产品需求。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在保护森林资源的 基础上我国林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2.单选题- (共9题)
3.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假若图中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小题2】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 地所起的主要作用为( )

【小题1】假若图中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流域内多植树造林 | B.下游河段退耕还湖 | C.在乙河段修建水库 | D.修建和加固河堤 |
A.改善局部气候 | B.发展养殖业 | C.分洪和蓄洪区 | D.进行立体开发 |
4.
下图为蒙东基地煤变油的工艺流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制约该工艺实施的主要条件是( )
【小题2】关于该流程的效益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②利于能源转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

【小题1】制约该工艺实施的主要条件是( )
A.距离消费市场远 | B.工艺技术要求过高 |
C.生态破坏严重 | D.水资源相对短缺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②利于能源转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5.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通车,海中桥隧主体工程横跨伶仃洋(珠江 口)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其中海底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中国首 创的深插钢圆筒 快速筑岛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工程记录,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中国的“铁人”精神。

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的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小题2】港珠澳大桥建设与运营维护需要克服自然障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抵御台风及强台风的侵袭 ②抗击海浪、风暴潮的洗礼
③减轻泥沙淤塞、海水对设 施的腐蚀 ④ 防止工程对沿岸生态环境的破坏
⑤克服对轮船航运、飞机飞行的干扰
【小题3】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展示我国造桥技术水平由大国迈进强国 ②缩短港珠澳三地通行里程,提高通行时间
③促进港珠澳地区人才交流经济发展 ④利于维护珠江三角洲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的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A.缩短通行距离 | B.加大桥面宽度 | C.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 D.减小施工难度 |
①抵御台风及强台风的侵袭 ②抗击海浪、风暴潮的洗礼
③减轻泥沙淤塞、海水对设 施的腐蚀 ④ 防止工程对沿岸生态环境的破坏
⑤克服对轮船航运、飞机飞行的干扰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④⑤ |
①展示我国造桥技术水平由大国迈进强国 ②缩短港珠澳三地通行里程,提高通行时间
③促进港珠澳地区人才交流经济发展 ④利于维护珠江三角洲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6.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小题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小题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 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
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 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7.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小题2】有关该区域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3】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经济发展合理的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年降水量、7月均温、1月均温 | B.年降水量、1月均温、7月均温 |
C.7月均温、1月均温、年降水量 | D.7月均温、年降水量、1月均温 |
A.乙地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 | B.甲地气候湿润,地表水丰富 |
C.乙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多石林、溶洞 | D.甲地地势高,生物种类较少 |
A.甲地利用独特自然风光和多种民族风情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B.乙地利用水能优势与石油资源建立能源基地 |
C.甲地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资源优势建立商品粮基地 |
D.乙地扩大耕地面积,修建梯田,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人多地少矛盾 |
8.
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据图与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各功能区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目前治理③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小题1】关于各功能区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 | 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 |
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 D.④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 B.调整农、牧用地比重 |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 D.跨流域调水,扩大牧草种植面积 |
9.
目前,广东省区域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板块,这对分类指导、推动各地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协调发展,有人建议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为“珠三角”“沿海欠发达地 区”“山区”三个板块。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新划分方案中的三个板块主要考虑( )
【小题2】关于三个板块以及广东省实施的发展策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新划分方案中的三个板块主要考虑( )
A.区域面积大小 | B.经济发展状况 |
C.历史沿革差异 | D.自然和交通条件 |
A.“珠三角”板块优先发展,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
B.“沿海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沿海经济带 |
C.“山区”板块保护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主形成生态屏障,发展特色经济 |
D.广东省内各板块发展策略不同,将导致各区域内部发展更加不平衡 |
10.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得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 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 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 调控的“处方农业”。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精确农业”过程中,依次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小题2】“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精确农业”过程中,依次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RS—GIS | B.RS—GIS—GPS | C.GIS—RS—GPS | D.RS—GPS—GIS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 B.确定市区消防防护系统 |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
11.

【小题1】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杭州市地处河流下游,是以开放性江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水质,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
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 |
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 |
D.受地势影响,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 |
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
B.极大改善沿线河湖水质,使水价降低 |
C.将千岛湖作为第二水源,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
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