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不耐寒,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较好。适当的遮光有利于植株生长,更利于提高品质。印度尼西亚的芭蕉具有个大皮薄,肉嫩而细滑,清甜爽口的特点。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的国家。2016年1月22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雅万)高速铁路开工仪式在西爪哇省瓦利尼举行,这意味着印尼历史上第一条高铁建设正式启动。下面左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图,右图为雅万高铁示意图。


(1)试分析火山喷发对印度尼西亚的有利影响。
(2)请分析印度尼西亚适宜芭蕉生长的自然原因。
(3)简述该高铁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针对困难提出应对措施。
材料一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不耐寒,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较好。适当的遮光有利于植株生长,更利于提高品质。印度尼西亚的芭蕉具有个大皮薄,肉嫩而细滑,清甜爽口的特点。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的国家。2016年1月22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雅万)高速铁路开工仪式在西爪哇省瓦利尼举行,这意味着印尼历史上第一条高铁建设正式启动。下面左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图,右图为雅万高铁示意图。


(1)试分析火山喷发对印度尼西亚的有利影响。
(2)请分析印度尼西亚适宜芭蕉生长的自然原因。
(3)简述该高铁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针对困难提出应对措施。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域内民族众多,语言种类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交会于此,中原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在此共存。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区域优势,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大力发展农业文化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图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分布图。

材料二 广西南宁市横县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基地,有六七百年种植茉莉花的历史。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横县茉莉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来,横县利用自身特点,开展茉莉花旅游、茉莉花节,传唱茉莉歌曲,寻找茉莉花诗词,传播茉莉花与健康知识等活动,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
(1)描述广西语言分布特点。
(2)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今天的语言空间分布状况,是广西各种语言不断发展、扩散和变化的结果。试根据广西语言分布特征推测广西地形特点。
(3)评价语言多样性对广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4)分析广西发展特色农业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
材料一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域内民族众多,语言种类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交会于此,中原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在此共存。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区域优势,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大力发展农业文化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图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分布图。

材料二 广西南宁市横县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基地,有六七百年种植茉莉花的历史。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横县茉莉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来,横县利用自身特点,开展茉莉花旅游、茉莉花节,传唱茉莉歌曲,寻找茉莉花诗词,传播茉莉花与健康知识等活动,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
(1)描述广西语言分布特点。
(2)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今天的语言空间分布状况,是广西各种语言不断发展、扩散和变化的结果。试根据广西语言分布特征推测广西地形特点。
(3)评价语言多样性对广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4)分析广西发展特色农业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舟曲县位于秦岭西部的褶皱带上,2010年1—7月,该县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偏低,但是8月7日23—24时,单小时降水量达96.77mm,半小时瞬时降水量达77.3mm,造成8月8日0:12特大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事件的发生。下图为舟曲县地理位置及其所在流域冲沟体系和分水岭高程示意图。

分析2010年8月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
甘肃舟曲县位于秦岭西部的褶皱带上,2010年1—7月,该县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偏低,但是8月7日23—24时,单小时降水量达96.77mm,半小时瞬时降水量达77.3mm,造成8月8日0:12特大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事件的发生。下图为舟曲县地理位置及其所在流域冲沟体系和分水岭高程示意图。

分析2010年8月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5.
我国中山站位于(69.5°S,76.5°E),下图为经历漫长极夜后南极中山站迎来的第一轮红日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日,科考队员在中山站看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小题2】图中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
【小题3】与美国南极点科考站相比,我国中山站( )

【小题1】当日,科考队员在中山站看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3:06 | B.6:06 | C.12:54 | D.14:54 |
A.正东方向 | B.正西方向 | C.正南方向 | D.正北方向 |
A.年平均风速大 | B.线速度小 | C.年降水量小 | D.极昼时间长 |
6.
下图为降水量与流域单位面积年输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小题2】在自然状态下,下列地区河流输沙量最大的是

【小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森林、草地、荒漠灌丛 | B.荒漠灌丛、森林、草地 |
C.草地、荒漠灌丛、森林 | D.荒漠灌丛、草地、森林 |
A.河南北部 | B.西藏南部 | C.陕西北部 | D.广东南部 |
7.
上班时人群集中涌向市中心,下班后又扎堆流向城市郊区,类似的钟摆式生活,已成为大城市中困扰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钟摆式交通现象反映了城市
【小题2】钟摆式交通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小题3】大城市为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可以
【小题1】钟摆式交通现象反映了城市
A.规模不断扩大,职能得到分散 | B.城区房价昂贵,职住分离明显 |
C.交通规划不合理,通勤时间短 | D.控制私家车,保证公交车利益 |
A.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 B.增加交通运输压力 |
C.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
A.强化城市中心区住宅职能 | B.鼓励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 |
C.合理规划,改善交通条件 | D.迁出部分城市中心区的企事业单位 |
8.
近年来,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长沙市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明显。下表为2009—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单位∶km2)转换矩阵示意表(表中土地利用方式由所在行转变成所在列,对角线上的数据表示没有变化的面积)。读表回答问题。

【小题1】由表可知,2009—2013年长沙市废弃的建设用地主要用于
【小题2】伴随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长沙市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小题3】长沙市未来发展,可充分利用

【小题1】由表可知,2009—2013年长沙市废弃的建设用地主要用于
A.耕地 | B.林地 | C.水体 | D.未利用土地 |
A.林地面积扩大,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 B.水体面积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
C.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 D.城市扩张,未利用土地开发殆尽 |
A.耕地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粮基地 | B.交通枢纽优势,形成区域物流中心 |
C.热量资源优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 D.林业资源优势,形成全国木材供应基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