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93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0

1.综合题(共4题)

1.
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2.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2005年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有(  )
①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北京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③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④每年新增大量大学生就业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正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
3.
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_______,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_______。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该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_______。
(3)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_______。
4.
下图是芜湖地区行政区划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芜湖某同学家长准备去汽车4S店购买一辆高档轿车,该4s店最可能位于图中的行政中心是
(2)图示中等级相同的行政区有 个。反映了行政区划等级越高,数量越 ,服务范围越 ,服务功能越
(3)无为和繁昌以 为界。
(4)近些年来,芜湖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请说出芜湖城市化在土地上的表现。

2.单选题(共11题)

5.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小题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6.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800万。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A.小城市B.中等城市C.大城市D.特大城市
【小题2】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7.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1965~1975年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经济快速发展 B. 自然灾害频发
C. 城市问题突出 D. 国家人口政策
【小题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
A. 停滞增长 B. 缓慢增长 C. 快速增长 D. 持续下降
8.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更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9.

   生育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育龄妇女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江西省某市抚养比和生育率示意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曲线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
A.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生育率、总抚养比
B.老年抚养比、生育率、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
C.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生育率、总抚养比
D.老年抚养比、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小题2】上海市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抚养比的措施是(  )
A.提倡生育二孩,提高生育率
B.完善养老保障机制,提高医疗水平
C.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
D.放宽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
10.
读我国X省人口部分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
A.“低低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
C.“高高低”模式D.以上都不对
【小题2】该省城镇和乡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差异显著,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医疗卫生条件B.人口迁移数量
C.环境污染程度D.人口生育政策
11.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江苏省流动人口总规模在2000—-2010年中增加了95.4%,而以长江为界的苏北和苏南流动人口格局不同,苏北地区流动人口持续向地级城区、县(市)级城市集聚,农村输出人口减少;苏南地区城镇流入人口快速增加,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特征。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促使江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B.经济因素C.交通发展D.气候因素
【小题2】与苏北相比,苏南地区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原因有(  )
①乡镇企业繁荣  ②交通通达性较好  ③农村环境优美宜居条件好  ④经济发达逆城市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2.
下图为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绿地增加D.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小题2】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0 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 60%B.城市化进程已推进到成熟阶段
C.逆城市化现象很普遍D.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
13.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14.
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2-2007年,我国(  )
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
B.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
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
D.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
【小题2】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土地资源浪费严重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市人口过快增长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15.

   下图为江苏省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2005年到2014年,该城市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  )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 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 ③向西部和北部扩展 ④用地更加集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  )
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  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3】该城市水域面积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
①调节气温和湿度 ②减轻土地盐碱化 ③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 ④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选择题(共3题)

16.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组成.

17.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组成.

1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lank#}1{#/blank#};一定不含有{#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