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917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1

1.选择题(共6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刘和珍和她的战友们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表现出的无畏气概,是一种 的伟大。
(2)父亲去世之后,他无比悲痛,经常伫立在父亲的墓前吟咏诗句,
(3)求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困境与困难,我们应该发扬    的精神,才有希望到达目的地。
A.惊天动地  长歌当哭  千锤百炼B.惊天动地  痛不欲生  百折不回
C.惊心动魄  长歌当哭  百折不回D.惊心动魄  痛不欲生  千锤百炼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杨叔子院士的报告博闻强记,深入浅出,让聆听报告的师生在景仰大师的同时,见贤思齐,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
②北京时间1月10日凌晨,马云在纽约与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会面,短小精悍的他与特朗普谈起了小企业的未来发展。
③体育明星们在体育场上叱咤风云,在求学路上也不甘落后,他们中甚至不少人已经拥有博士学位,这着实让人钦佩。
④这份调查报告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体而微的分析,倡导全社会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⑤在毕业二十年的大学校友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欢聚一堂,谈笑自若,回忆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⑥李广戎马一生,身先士卒,对待士兵解衣推食,虽然一生未能封侯,但深受士兵拥戴,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⑥D.④⑤⑥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 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 得到噩耗,说卫队③ 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 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⑤  我对于这些传说,⑥  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⑦ 我还不料,⑧ 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⑨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   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A
便

竟然



可是

何况

B

便
居然



然而

况且

C
便

居然



可是

况且

D

便
竟然



然而

何况

 
A.AB.BC.CD.D
4.
下列句子,表达效果较好的一项是
①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②听说刘和珍君她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③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④而且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所以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5.
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刘和珍英勇倒在执政府士兵的枪口之下,但却给无数的爱国青年树立了精神榜样。
B.巴金对一条小狗表达忏悔之情的原因是,因为他为了保全自己而白白葬送了包弟的性命。
C.事隔多年,梁启超先生在大学给我们演讲时的场景和声音依旧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D.来自几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分别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学校学生会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
6.
下列各项中有关名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B.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C.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
D.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句子默写(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惨象,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3)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文完成阅读题目。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小题1】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A.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B.因“出离愤怒”而说不出话来。
C.因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
【小题2】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什么?
【小题3】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什么人?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一代名士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仍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字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九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其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于王羲之《十七贴》,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宝森、王福山习武功。学戏其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国剧学会”。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现代中国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泊,在他人眼中,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常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地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力量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拥有偌大家业,但其生活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饮食也非常随便,有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车轮而且能转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狂狷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国外。张伯驹对此深为痛惜,所以为了收集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他曾花四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贴》;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当时被匪徒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名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细心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一生,浓缩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士张伯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
A.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苦心学戏,后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学会”,最终在京剧艺术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
C.民国时为防止国宝流失,张伯驹债台高筑、生命堪虞之时仍坚守收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
【小题2】张伯驹作为“一代名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作者写张伯驹在名士圈中被朋友称为“大怪”,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请结合“一代名士张伯驹”的人生经历,从“出身”“趣味”“品格”“机遇”中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8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