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90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这座享誉盛名的农业大市,也是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的城市。“十二五”期间,阜阳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亿元,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转型。下图为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


(1)据图描述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
(2)分析阜阳市成为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基地的原因。
(3)简述阜阳的产业转型对当地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2.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新城区发展沿什么方向延伸?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哪个区域?原因是什么?
(3)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2.单选题(共11题)

3.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B.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C.地表径流量汇集速度减慢D.蒸发增多,总降水量会增加,人感到更舒适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小题3】逢大雨必涝,现在已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针对城市内涝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城市建设占有河道,遇河必让
B.为了节省财政支出,排水系统无需日常维修养护
C.扩大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并对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
D.城市内建设禁用透水性铺装层,这样可以减少大暴雨的渗透量
4.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下图为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最有利自然因素是(    )
A.光照B.降水C.气温D.土壤
【小题2】夏季,农场温室地面上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
①增加湿度
②提高肥力
③增强光照
④抑制过高气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3】“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农场模式的优势是(    )
①利用海水淡化,农场布局更灵活
②温控温室,全年都可种植,成本低
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
④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人口支持比是指适龄劳动力人口(20—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比。当人口支持比大于7.5时,经济高速增长;比值在4.8—7.5时,经济中速增长;比值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下图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的人口支持比变化趋势图(含预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预测,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是(  )
A.1992年B.2000年C.2021年D.2050年
【小题2】就当前而言 (  )
A.①国的劳动力短缺B.②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C.④国比③国经济总量大D.②③两国均为发达国家
6.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A.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小题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B.放开二胎C.城市化水平提高D.出生率持续较低
7.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区是(  )
A.北京B.广东C.上海D.安徽
【小题2】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
A.85.4万B.97.3万
C.105.6万D.351万
【小题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市政
B.教育
C.劳动就业
D.土地资源
9.
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逆城市化B.城市郊区化C.城市化加速发展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2】如果甲、乙表示同一城市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图中的( )
A.③时段B.④时段C.⑤时段D.⑥时段
【小题3】如果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则下列可能的是(   )
A.甲国城市化水平比乙国低B.甲国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C.乙国城市化速度比甲国快D.乙国城市空心化严重
10.
图a为城市中甲、乙、丙、丁四种功能区的地价与支付租金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交通条件:甲处最差,丁处最好
B.距城市中心的远近:甲最近,乙最远
C.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经济效益:甲最高,丙最低
D.区域类型:甲为商业区,乙为住宅区,丙为工业区
【小题2】图a中甲点地租水平与距离的关系最可能是图b中的( )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
1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饲养奶牛B.b地种植果树
C.c地种植花卉D.d地种植玉米
【小题2】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B.乳畜业  市场广阔
C.季风水田农业  劳动力丰富D.大牧场放牧业  雨热同期
12.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农业区小麦种植共同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C.热量充足,降水丰沛D.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小题2】有关图甲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B.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C.对劳动力需求量大D.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地域联系B.生产联系C.空间上的联系D.技术联系
【小题2】图乙表示的是(  )
A.工业的集聚B.工业的分散C.工业的信息联系D.工业的地域联系
【小题3】图乙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布局特点,最终的目的是( )
A.寻找最优区位B.减轻污染
C.降低成本,提高效益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3.填空题(共1题)

14.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0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
A.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B.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C.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D.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
【小题2】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
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B.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