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6题)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分布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A.网状 | B.“之”字型 |
C.线状 | D.环状 |
A.地形 | B.气候 | C.光照 | D.土壤 |
A.冻土和高原缺氧 | B.山河相间,地形破碎 |
C.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 D.沙漠、戈壁广布 |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小题1】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A.海洋资源 土地资源 | B.土地资源 煤炭资源 |
C.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 D.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
①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②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③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少
④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
国务院确定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太阳活动变化 | B.火山喷发 |
C.耕地面积扩大 | D.二氧化碳排放日益增加 |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
③大量发展火电
④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人口容量的大小 |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平均长度共同决定了人口容量的大小 |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初步统计,2017年春运40天,全国共运送旅客29.8亿人次。下图是“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
A.社会文化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生态环境因素 | D.经济因素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小题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⑤ |
A.① | B.② | C.③ | D.⑤ |
A.① | B.② | C.③ | D.⑤ |

【小题1】关于这两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城市所在国,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
B.乙城市所在国,城市化水平高 |
C.甲城市所在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 |
D.乙城市所在国,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
A.农业现代化发展,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不利于下渗。
②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2.选择题- (共4题)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blank#}1{#/blank#},{#blank#}2{#/blank#}”二句,以千钧笔力,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备受后人赞赏。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blank#}3{#/blank#},{#blank#}4{#/blank#}。
x(万元) | 0 | 1 | 2 | … |
y | 1 | 1.5 | 1.8 | … |
x(万元) | 0 | 1 | 2 | … |
y | 1 | 1.5 | 1.8 | … |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