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 中,杜牧用反问句来形容长桥似龙的两句是“ , ”。
(2)杜甫《蜀相》中,用以下一联“ , ”表达了对多次出师北伐而未获成功的诸葛亮的同情。
(3)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不为金钱所使的两句诗是: , 。
(1)在《阿房宫赋》 中,杜牧用反问句来形容长桥似龙的两句是“ , ”。
(2)杜甫《蜀相》中,用以下一联“ , ”表达了对多次出师北伐而未获成功的诸葛亮的同情。
(3)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不为金钱所使的两句诗是: , 。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是春秋时代的楚国狂士,“凤歌笑孔丘”,这里指裴迪。
(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紧承诗中哪一字?
(2)请分析颈联中“墟里上孤烟”中“上”字的妙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是春秋时代的楚国狂士,“凤歌笑孔丘”,这里指裴迪。
(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紧承诗中哪一字?
(2)请分析颈联中“墟里上孤烟”中“上”字的妙处。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乂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从征并州,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强干。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①。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渡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②,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太平兴国六年冬,南郊毕,迁吏部郎中。八年,与膳部郎中、知杂滕中正,兵部郎中刘保勋,刑部郎中辛仲甫皆以久次郎署,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③。雍熙四年,出知广州,未上,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迁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列传》)
[注]①金紫,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②内附,表示归附的诚意。③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与支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许仲宣能干的一组是
①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②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③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④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⑤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⑥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小题4】(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5】(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乂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从征并州,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强干。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①。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渡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②,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太平兴国六年冬,南郊毕,迁吏部郎中。八年,与膳部郎中、知杂滕中正,兵部郎中刘保勋,刑部郎中辛仲甫皆以久次郎署,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③。雍熙四年,出知广州,未上,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迁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列传》)
[注]①金紫,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②内附,表示归附的诚意。③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与支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悦:以……为悦 |
B.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及:到,等到 |
C.示以威福,夷人率服率:率领 |
D.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报:回复 |
A.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
B.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
C.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
D.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
①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②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③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④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⑤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⑥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③⑤⑥ |
A.虽然许仲宣在后周担任过官职,但是宋太祖召见许仲宣后,见他气貌雄伟,太祖非常高兴,并授予他官职。 |
B.在征讨并州、江南、南唐的时候,许仲宣不仅负责粮草的征集与转运,还负责征兵,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获赐金紫。 |
C.在征讨交州时,许仲宣上奏罢免大将孙全兴的兵权,没有等到回复就安置了士卒,后来向皇帝请罪,不仅没获罪,反而被赏赐。 |
D.在征讨江南时,都部署曹彬要用几万件陶器给士卒做灯具用,许仲宣早就事先做好了安排,并按量供应给曹彬,充分显示了才干。 |
(1)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
4.材料作文- (共1题)
5.语言表达- (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游子①作客他乡之情怀,佳节思亲之愁绪,②可谓穷形尽相。古代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③因此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入药,可④用它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⑤,逐风邪的作用,且能消积食⑥,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常有灾难⑦;所以这天人们喜欢⑧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⑨。茱萸⑩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去,序号分别是 ________和_________。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游子①作客他乡之情怀,佳节思亲之愁绪,②可谓穷形尽相。古代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③因此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入药,可④用它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⑤,逐风邪的作用,且能消积食⑥,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常有灾难⑦;所以这天人们喜欢⑧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⑨。茱萸⑩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去,序号分别是 ________和_________。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其他- (共1题)
6.
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当然,专注(绝非/绝对)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________。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练,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肢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___________。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谱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然,专注(绝非/绝对)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________。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练,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肢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___________。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谱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固守一隅撇去 |
B.剔除锻练 |
C.波澜淡定 |
D.古井不波痕迹 |
A.绝对肢解书写 |
B.绝非分解谱写 |
C.绝非分解书写 |
D.绝对肢解谱写 |
A.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 |
B.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一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 |
C.主次分明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 |
D.主次分明一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