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88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5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环境保护)
材料一
霾在气象学中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霾天气出现时,会给人们身体健康和变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
2014年1月中旬影响我国中东部的一次霾天气和当时天气形势(如图15所示)。

(1)分析图示天气形势对我国中东部霾天气的影响。(4分)
(2)提出城市防治霾天气采取的措施。(6分)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幼发拉底河是叙利亚最重要的河流,贯穿东部国境,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拉塔基亚是叙利亚最大海港。下图为叙利亚地形图。

材料二 揶威斯瓦尔巴末日种子库位于斯瓦尔巴群岛,被称为是全球农业的“诺亚方舟”。其位置高出海平面130来左右,而全球冰川融化后海平面可上升约66米。斯瓦尔巴的朗伊尔机场南距揶威大陆北海岸657公里,为斯瓦尔巴群岛唯一一个机场,也是当地主要对外门户。在这里的地下永冻层中,保存着来自71个国家的87万多份农作物种子。2015年9月,叙利亚向种子库中请提取备份种子。

(1)请说明叙利亚境内幼发拉底河的水文特征。
(2)说明种子库选址的地理原因。
(3)说明拉塔基亚称为叙利亚最大海港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属于黑龙江流域额尔古纳河水系。呼伦湖从出现至今,其面积和范围具有周期性的变化特征,湖面缩小时成为湿地和不连续的小湖泊,湖面扩大时则是一个外流的吞吐性湖泊。从2000年至2009年,多种原因使呼伦湖水位下降了约4.6米,至2012年湖面缩减至1750平方公里,导致湿地萎缩,湖区生态环境退化。

经当地政府大力治理,如今的呼伦湖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这里水生动植物丰富,盛产多种优质鱼类和白虾,是内蒙古自治区大型渔场。


(1)简析呼伦湖的主要补给来源情况。
(2)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呼伦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呼伦湖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
(旅游地理)

上王村位于秦岭北麓育华山下,北有省道107环山公路,西邻210国道,距西安市区20km。下图是王村旅游开发模式。


评价上王村采取以农家乐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开发有利条件。

2.选择题(共1题)

5.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3.单选题(共5题)

6.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 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最明显的是
A.1880 年B.1907 年C.1920 年D.1980 年
【小题2】与1960 年相比, 2000 年黄河三角洲
A.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B.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C.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慢D.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7.

   下图为各地赏枫最佳时间和10月下旬统计的通过网络关注赏枫景区指数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各地开始赏枫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④、⑤三地渐晚,地形B.④地早于⑥地,海陆位置
C.②、③、④三地渐晚,地势D.南方各地晚于北方,纬度位置
【小题2】北京香山网络关注指数高于其他景区,主要因为
A.树种最丰富B.知名度最高C.近经济发达区D.市场距离近
8.

   洋流能是指海水流动的动能,目前发电站设计类型多样,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种设计新颖的伞式洋流发电站诞生了。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我国黄海近海地区建立该发电站,则发电量较大的季节与船头方向为
A.夏季 向南B.夏季 向北
C.冬季 向南D.冬季 向北
【小题2】若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则该洋流对邻近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降低了湿、热程度B.增加了干、热程度
C.有助于大片林带的形成D.沿岸形成上升涌流
9.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
C.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D.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
【小题2】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D.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提高
10.

   李白在诗中曾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形容巫山山脉的险峻。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如下图)。2009年三峡水利枢纽修建完毕;2013年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全线通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巫山一线东西两侧的“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
A.无划分指标依据B.所处大流域不同
C.气候类型一致D.地形单元一致
【小题2】“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划分体现了巫山对两地
A.自然景观分异的影响B.城市景观差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D.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小题3】进入21世纪,促进“巴蜀之地”和“荆楚大地”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技术C.资金D.市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