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88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

1.综合题(共3题)

1.
下图为“美国农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带,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属于__  __。该地区形成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   _;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  
(2)C、D、E农业生产专门化地带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   ,其中D地带为 带,其位置比C、E两地带更偏东的原因是
(3)目前美国东北部地区所需蔬菜主要由南部和西部地区供应,这主要得益于____和____的迅速发展。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柚木用于制造高档家具、地板、室内外装饰、造船等多方面。柚木是热带树种,以印尼、泰国、缅甸最为著名。柚木系喜光树种,要求较高的温度。原产地年平均气温为20—27℃,绝对低温2℃,年降雨量1100—3800mm。多见于海拔700~ 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生长于红壤和赤红壤上,喜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柚木幼苗在密封的苗床上培育。移栽到营养袋过程中根见到阳光和空气后,根系吸取水分的毛细部分会闭合,坏掉。移栽时幼苗过长的底根、须根及较大的叶子要剪掉一部分。柚木从生长到成材最少经50年,在自然环境中,最好的产地每亩只有1至5棵树。下图示意东南亚地形图。


(1)简述移栽幼苗时过长的底根、须根及较大的叶子要剪掉一部分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柚木价格昂贵的原因。
(3)简析中国只有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适合柚木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
3.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  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单选题(共9题)

4.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B.小麦、谷子C.谷子、水稻D.水稻、小麦
【小题2】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不同B.海拔高度不同C.水热条件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
【小题3】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A.渭河B.湘江C.汉江D.赣江
5.
西藏自治区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小题2】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D.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
6.
下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
②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③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④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小题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
②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③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小题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
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
【小题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8.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年的人口变动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高—高—低”模式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但老龄化严重
C.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9.
读某企业可能建厂的地点与每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分析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该产业最好建在(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小题2】如果该企业引进外资,则选址乙地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时装生产 ②软件开发  ③有色金属冶炼  ④移动通信产品 ⑤普通服装加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③④⑤
10.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318千米, 2012年正式通车运营,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①减少建设成本 ②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③防止不同交通线路的相互干扰④减少对周边的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下列对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密切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 ②从根本上解决南北铁路运输压力紧张状况 ③有利于跨城就业④加剧大气污染   ⑤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
11.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B.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小题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随着“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外迁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加工制造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缘相近的明显优势
C.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小题2】对于“珠三角”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未来的出路应该是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树立品牌意识,完善产业链配套水平
C.加大技术改革,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D.实现生产自动化,减少劳动力使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