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天山北麓的伊塞克湖是中亚的一个内陆深水湖,1月平均气温约-6℃,7月平均气温约15~25℃,湖水终年不结冰,年降水量少,约200~300毫米,但甲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伊塞克湖流域分布面积较大的天山云杉林,人们发现在气温偏高的年份,该地云杉林长势反而不佳。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大量俄罗斯移民来到伊塞克湖盆地,湖水水位明显下降。据专家考证2000年以后由于自然原因伊塞克湖湖水水位略有回升。下图为伊塞克湖区域略图。
(2)简要分析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
(3)分析气温偏高的年份云杉林长势不佳的原因。
(4)推测大量移民到来后湖水水位下降、2000年以来湖水水位回升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读伊比利亚河流及农业灌溉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等相关图表。
材料二: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主要国家。根据西班牙电网公司REE公布的数据,2016年西班牙发电量中有40.8%来自可再生能源;2018年底,西班牙生态转型部向议会团体和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草案文件,建议西班牙修改可再生能源法案,承诺在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
(1)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2)归纳图示农业灌溉区的分布特点,分析乙地区农业发展需要灌溉的气候原因。
(3)西班牙今后重点发展“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推测其发展的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
(4)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出台了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和“能源效率法案”,各国承诺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简述这一举措带来的积极意义。
2.单选题- (共10题)
北京时间2019年1月19日10时47分,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69°59.9'S,94°04.2'W)位置与冰山碰撞,致使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经检修后考察船驶向距事发地最近的我国南极科考站。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小题1】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与冰山碰撞时
A.属于19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5/8 | B.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上的国旗飘向西南方 |
C.该日长城站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 D.太阳辐射反射量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少 |
A.自西北向东南 | B.自东南向西北 | C.自西南向东北 | D.自东北向西南 |
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位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现在海拔813米,水上面积10.5平方千米。2018年12月22日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随后海啸袭击了巽他海峡沿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小题1】苏门答腊岛
A.常年风力强劲,降水季节变化大 | B.以山地为主,多地形雨 |
C.聚落分布不均,多沿河沿海分布 | D.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
A.火山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
B.巽他海峡是日本通往澳大利亚的必经通道 |
C.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导致重大人员伤亡 |
D.火山喷发导致该山海下部分滑坡而引发海啸 |
A.西北方 | B.东南方 | C.西南方 | D.东北方 |

【小题1】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升高 | B.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
C.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 D.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
A.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
B.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 |
C.地形分布都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
D.都有大面积热带沙漠分布 |
A.耕地面积少于中国 | B.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黄麻等 |
C.工业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带 | D.是世界上石油和铁矿石的重要出口国 |
A.M河源头区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N河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
B.M河有凌汛现象,N河没有 |
C.两条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 |
D.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有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到大气,反射辐射的大小与下垫面的性质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某考察站测得的一年中地表反射率的变化情况(注:图中横坐标时间原点为1月1日)。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考察站的地理坐标最可能是
A.78°55′N,11°56′E | B.69°22′24″S,76°22′40″E |
C.30°46′44″N,90°59′31″E | D.62°12′59″S,58°57′52″W |
A.冰雪 | B.苔原 | C.灌木 | D.草原 |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及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小题1】图中洋流流向与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①向东北方向流动时为暖流 ②向东北方向流动时为寒流
③向西南方向流动时为寒流 ④向西南方向流动时为暖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A.印度西海岸 | B.澳大利亚西海岸 | C.非洲东海岸 | D.越南东海岸 |
A.炎热干燥 | B.温和少雨 | C.高温多雨 | D.温暖湿润 |
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专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如;图示意海城位置。
【小题1】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 | B.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 |
C.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 | D.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 |
A.石油储量大,油质好 | B.都能够自流喷发,易于开发,开采成本低 |
C.海运条件好,成本低 | D.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距海港近 |

【小题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 B.冬暖夏凉 | C.终年寒冷 | D.冬冷夏热 |
A.根系不发达 | B.叶质坚硬、树皮厚 | C.为落叶阔叶林 | D.叶面宽大,多气孔 |
A.干流流速缓慢 | B.峡谷险滩广布 | C.流量季节变化小 |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
A.太阳辐射 | B.洋流性质 | C.距海远近 | D.地形差异 |
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冬季表层水温为2℃~3℃,,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由于地理位置特珠,成为候鸟迁徒、过冬、繁殖之地。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伊塞克湖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伊塞克湖流域图”。
【小题1】据图示信息,推测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
A.淡水湖,水量大 | B.地势高,日照时间长 |
C.地形阻挡冷空气 | D.板块交界,地热丰富 |
A.聚落多,保护候鸟好 | B.湖面不冻,鱼类丰富 |
C.湖泊盐度高,水温高 | D.河流多,入湖水量大 |
A.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 B.减少农药使用 | C.提供候鸟栖息地 | D.补充候鸟越冬食物 |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种间歇涌水泉,当地人称之为“潮汐泉”,即使在晴朗无雨的天气,泉水照样有规律的间歇涌出。潮汐泉的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
A.该地地质历史时期为温暖的浅海环境 | B.该地人类活动不合理易导致土地红漠化 |
C.该地岩层破碎,断层发育较多 | D.该地气候湿润,旱灾发生频次低 |
A.潮汐泉每次涌出水量雨天比晴天多 | B.潮汐泉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 |
C.潮汐泉的涌泉现象与地表植被无关 | D.潮汐泉每天涌出次数夏季比冬季多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