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六大类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丈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阎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该区域河流的主要特点。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2.单选题- (共13题)

【小题1】该国种植棉花的优势是( )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距海近,降水丰富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④距海近,便于棉花的出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西部沿海地区,冬季降水较多 |
B.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C.人口密度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 |
D.工业落后主要是因为石油等矿产贫乏 |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其上游输沙量约占全河的 8%,中游输沙量占全河的 90%以上。每年 6 月到 7月初是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时间。调水调沙是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送入大海。下图示意黄河干流地势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M 地的主要开发方向最有可能是( )
A.植树种草 | B.梯级开发 |
C.保持水土 | D.固堤分流 |
A.青藏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黄土高原 | D.华北平原 |
A.出现断流 | B.洪涝加剧 |
C.荒漠扩大 | D.河床降低 |

【小题1】造成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林 | B.灌溉截留 |
C.围湖造田 | D.降水减少 |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 B.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
C.旱涝灾害危害加重 | D.通航能力大幅度下降 |

【小题1】安徽省地级市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宿州 | B.黄山 |
C.铜陵 | D.合肥 |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
B.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C.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

【小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是(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塑造地形
④涵养水源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
C.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 D.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

【小题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
A.人类活动较多 | B.位于沿海地区 | C.森林覆盖率高 | D.地处荒漠边缘 |

【小题1】下列有关图示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流量季节变化大 B. 由西南流向东北
C. 河流结冰期长 D. 下游流量逐渐增大
【小题2】下列对图示流域的开发或治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 实施东水西调,缓解流域缺水 B. 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土地
C. 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 D. 实行梯级开发,大力发展航运
浑善达克沙地处于我国季风区边缘,其气候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目前,该区湖泊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下图为1969~2013年湖泊面积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浑善达克沙地地区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 B.泥沙淤积 |
C.耕地扩大 | D.源头水量减少 |
①增强排污能力
②增加空气湿度
③生态恶化
④增大气温年较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小题1】近年来,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③⑤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C.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 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

【小题1】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 |
C.物种减少 | D.土壤盐碱化加剧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牧 |
C.退耕还湖 | D.修建水库 |

【小题1】甲地过度放牧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
A.水土流失 | B.土地沙漠化 |
C.土壤盐碱化 | D.地面沉降 |
A.该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天然气 |
B.该地的资源主要输往西部地区 |
C.该工程能够缓解东部缺水状况 |
D.该地输出的资源属于非可再生 |

【小题1】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3500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前往上下游地区,其原理为( )
A.北行顺水南行借助西北风 |
B.北行顺水南行借助东北风 |
C.北行借助东南风南行顺水 |
D.北行借助西南风南行顺水 |
A.水稻 | B.小麦 |
C.棉花 | D.甜菜 |
A.降水减少 | B.洪涝灾害加剧 | C.气温降低 | D.土壤盐渍化 |

【小题1】图中四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D.美化环境、防止气候变暖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