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2.单选题- (共19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较多 | D.引黄灌溉方便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 B.多斜顶房,以中小聚落为主 |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 |
A.小麦 | B.水稻 | C.棉花 | D.青稞 |
A.灌溉条件较差 | B.日照时间太长 |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 D.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廉价劳动力 |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
A.土壤十分贫瘠 | B.开发的成本太高 |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 B.围湖造田 |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
A.发展第三产业 | B.增加入海径流 |
C.丰富旅游资源 | D.保护河口生态 |
地区 | 人口(万人)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第一产业比重(%) | 第二产业比重(%) | 第三产业比重(%) | 人均生产总值(元) |
a | 1 742 | 7 450.27 | 1.3 | 50.8 | 47.9 | 42 768 |
b | 9 180 | 15 409.73 | 11.5 | 56.3 | 32.2 | 16 786 |
c | 2 619 | 1 558.93 | 18.1 | 48.6 | 33.3 | 5 952 |
【小题1】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A.b、a、c | B.a、c、b | C.a、b、c | D.c、b、a |
A.a | B.b | C.c | D.三个地区都是 |

【小题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
B.31.6:30.5:37.9 |
C.15.5:24.5:60.0 |
D.37.6:24.5:37.9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
A.运输成本 | B.用地成本 |
C.原材料成本 | D.劳动力成本 |

【小题1】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A.井越深,水质越好 |
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
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 |
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 |
A.白杨 | B.胡杨 | C.红树林 | D.栎树 |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 )
| 总面积/km2 | 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数/个 |
20世纪50年代 | 83 400 | 2 848 |
20世纪80年代 | 70 988 | 2 305 |
减少数量 | 12 412 | 543 |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 |
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发生的范围呈正相关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哪一条(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 B.热量不同 |
C.降水不同 | D.地形不同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⑥ | C.⑤⑥⑦⑧ | D.②⑦⑧ |
A.![]() | B.![]() |
C.![]() | D.![]() |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
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 ④过度放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 |
A.全球变暖 | B.臭氧空洞 |
C.土地生产力丧失 | D.砍伐树木 |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
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小题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地区用电量减少 |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境质量 |
A.AB | B.CD | C.DE | D.AE |

【小题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
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 )
①南疆 ②北疆 ③呼伦贝尔草原 ④辽河上游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 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 社会经济因素 | 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 位置、交通及信息 |
① | ● | ●●● | ●● | ●●●● |
② | ●●●● | ● | ●●● | ●● |
③ | ●●●● | ● | ●● | ●●● |
④ | ● | ●●● | ●●● | ●●●● |
【小题1】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①黑龙江 ②上海 ③香港 ④四川 | B.①四川 ②香港 ③上海 ④黑龙江 |
C.①上海 ②香港 ③四川 ④黑龙江 | D.①香港 ②四川 ③黑龙江 ④上海 |
A.①可能是埃及 | B.②与③肯定是发达国家 |
C.④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 | D.①可能是新加坡 |

【小题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 B.柴达木盆地 |
C.天山 | D.内蒙古高原 |
A.兴建小水电站 | B.利用风力发电 |
C.营造速生薪炭林 | D.修建核电站 |
A.过度樵采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农垦 |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

四大工程中分别属于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天然气跨区域调配、电能跨区域调配的是( )
A.a、b、c | B.a、c、b | C.c、a、b | D.b、c、a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