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__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4分)
(2)太原所在地属于________气候区与芜湖相比,气温年较差_______。(4分)
(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___ __。(限填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2分),煤炭燃烧排放大量SO2 等污染物,从减少SO2 排放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至少三点)。(6分)
(4)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说明汾河谷地形成过程(4分)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__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4分)
(2)太原所在地属于________气候区与芜湖相比,气温年较差_______。(4分)
(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___ __。(限填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2分),煤炭燃烧排放大量SO2 等污染物,从减少SO2 排放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至少三点)。(6分)
(4)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说明汾河谷地形成过程(4分)
3.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的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小题3】纳帕海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

【小题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原因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
A.影响着云南省的干湿状况 |
B.增加了对长江水源的补给 |
C.破坏当地农业生态,使粮食单产减少 |
D.改变植被垂直分布,破坏环境的整体性 |
2.单选题- (共5题)
4.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小题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小题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小题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小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千米 | B.280千米 | C.380千米 | D.480千米 |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5.
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甲),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图乙)。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下题。

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图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图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A.①③ | B.②⑦ | C.④⑧ | D.⑤⑥ |
6.
【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小题2】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7.
下图是1986~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小题2】有关图中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S | B.GPS | C.GIS | D.RS |
A.1988~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
B.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
C.1990~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8.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小题2】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 东部季风区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青藏高寒区 |
地形和地势 |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 高原山地 | 高原 |
气候 | 季风气候 | 大陆性气候 | 高寒气候 |
水文特征 | 外流河 | 内流河 | 多冰川 |
植被和土壤 | 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 | 草原发育下的土壤 | 冻土 |
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 ① | ② | 海拔高度 |
【小题1】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地形、热量 | B.热量、水分 |
C.水分、热量 | 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
A.距海遥远,夏季风难以到达 | B.蒙古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 |
C.大兴安岭和太行山的阻挡 | 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⑥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