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3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中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5分)
C__________, G__________,L__________,N__________。
(2)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河流字母,写名称不得分(5分)
图中充当国界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人工运河__________,
我国最长的河流__________,与秦岭并称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河流__________,
(3)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河流或湖泊名称,写字母不得分(3分)
图中位于内流区的外流河_____ _____,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 ____,我国最大的咸水湖__________。

(1)写出下列中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5分)
C__________, G__________,L__________,N__________。
(2)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河流字母,写名称不得分(5分)
图中充当国界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人工运河__________,
我国最长的河流__________,与秦岭并称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河流__________,
(3)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河流或湖泊名称,写字母不得分(3分)
图中位于内流区的外流河_____ _____,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 ____,我国最大的咸水湖__________。
2.
图为“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该地区部分河流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2)写出限制图示山脉南北两侧地区农业发展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4分)
(3)弱水注入甲、乙两湖,目前甲湖面积缩小,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干涸,试分析这一现象
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4分)

(1)写出该地区部分河流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2)写出限制图示山脉南北两侧地区农业发展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4分)
(3)弱水注入甲、乙两湖,目前甲湖面积缩小,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干涸,试分析这一现象
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4分)
3.
(10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下面A、B两工业基地图

材料二:浙江省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表
(1)濒临海洋:C ,D ,城市名称:② ,
矿产地:⑥ ,⑦ 。(5分)
(2)图B中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为 ;
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 。(3分)
(3)30年来,浙江省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2分)
材料一:读下面A、B两工业基地图

材料二:浙江省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表
年份 | 耕地 | 林地 | 草山、草坡 | 湖泊 | 其他 |
1977 | 45.2 | 4 | 8 | 2 | 40.8 |
2007 | 30.8 | 14 | 20.3 | 10.8 | 24.1 |
矿产地:⑥ ,⑦ 。(5分)
(2)图B中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为 ;
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 。(3分)
(3)30年来,浙江省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2分)
2.单选题- (共15题)
4.
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指数分别为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指数分别为
A.150—205、250—300 | B.100—200、200—300 |
C.150—200、200—250 | D.100—150、200—300 |
A.杭州的空气质量状况优于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
B.兰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差是因为远离海洋 |
C.位于京广线上的城市中,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好 |
D.重庆的空气质量状况劣于太原而优于武汉 |
6.
读两大不同地形区中甲、乙两地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
【小题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
地区 | 经纬度 | 海拔(米) |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甲 | 102°E,25°N | 1891 | 7.7 | 19.8 |
乙 | 113°E,28°N | 68 | 4 | 32 |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 B.所处气候类型不同 |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
7.
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完成8~9题

【小题1】划分我国温度带的依据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划分我国温度带的依据是()
A.8月平均气温 | B.1月平均气温 | C.年均温 | D.积温 |
A.⑥⑤②①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 |
B.黄河自上游向下游依次流经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
C.由于纬度影响,④的热量条件优于③ |
D.影响我国温度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势 |
8.
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完成问题

【小题1】假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代表的是山脉,则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小题2】我国四大高原中,哪一项没有涂上“阴影”()
【小题3】我国四大盆地中,哪一项没有标明“数字”()

【小题1】假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代表的是山脉,则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⑥⑦⑧ | D.②③⑥ |
A.青藏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 |
A.塔里木盆地 | B.准噶尔盆地 |
C.四川盆地 | D.柴达木盆地 |
11.
对于我国气候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上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
B.高原高寒气候分布区大致上与地势第二级阶梯一致 |
C.北回归线以南分布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
12.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
【小题2】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
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
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 | 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 |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且均匀 |
13.
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河流的径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①下渗 ②蒸发 ③降水减少 ④灌溉等引用
【小题2】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小题1】该河流的径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①下渗 ②蒸发 ③降水减少 ④灌溉等引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C.地下水 | D.季节性积雪融水 |
14.
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6.
下面是我国的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 | 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
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 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
18.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人为因素 | D.距离远近 |
A.纬度位置、地形 | B.地形、海陆差异 |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
3.选择题- (共9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