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题文)阅读关于我国人口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负债”是相对应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后紧接着就出现人口负债期。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读图说明人口抚养比与就业比的相关关系。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负债”是相对应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后紧接着就出现人口负债期。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读图说明人口抚养比与就业比的相关关系。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
下图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若在图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3)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________,其量由是________。
(4)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

(1)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若在图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3)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________,其量由是________。
(4)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
3.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
(4)图中B区最易形成的城市功能分区是 区;图中L用地类型付租水平最高是出现在A、B、C中的 ,易形成相应的功能分区为 区。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
(4)图中B区最易形成的城市功能分区是 区;图中L用地类型付租水平最高是出现在A、B、C中的 ,易形成相应的功能分区为 区。
2.单选题- (共11题)
4.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国( )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是某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国( )
A.水资源总量丰富 |
B.属于发展中国家 |
C.水资源严重匮乏 |
D.水资源利用率低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5.
【小题1】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
【小题2】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 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
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如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小题1】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 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
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 |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 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6.
考古发现,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复活节岛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如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小题2】关于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A.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可养活人口不超过1000人 |
B.t2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环境承载力提高 |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稳定 |
D.t4时期,该岛屿的生态环境优于t2时期 |
A.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
B.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环境承载力制约 |
C.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不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
7.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小题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
A.人口老龄化 | B.自然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8.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右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小题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小题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右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68% | B.23% | C.13% | D.5%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9.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小题2】符合甲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小题1】下列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 B.老年人口比重小 |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 D.人口增长快 |
10.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小题4】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进入“过渡模式”开始于

【小题1】【小题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 |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
A.出生率的下降 | B.死亡率的下降 |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
11.
读“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与“青藏铁路沿线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小题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3】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剖面示意图”,分析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④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小题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A.宽阔的平原地区 | B.深切的河谷地带 |
C.平坦的高原面 | D.凉爽的高山地区 |
A.地形与水源 | B.植被与土壤 |
C.气温与降水 | D.日照与海拔 |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④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2.
下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小题2】丙、丁两地相比,丙地地租较高,原因是
【小题3】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
A.环境优美 | B.地势平坦 |
C.交通便利 | D.建筑质量好 |
A.远离居民区 | B.人口稀疏 | C.近湖泊,湿度大 | D.交通不便 |
13.
读下图“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决定图中曲线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在“O”区域附近形成的功能区一般是

【小题1】决定图中曲线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质量 | B.交通条件 |
C.地租水平 | D.建筑水平 |
A.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 |
C.住宅区 | D.文教区 |
14.
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小题2】据图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小题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a→c→b→d | B.b→c→d→a |
C.c→b→d→a | D.d→a→c→b |
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