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建设了大型水电站,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该区域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3)图示区域内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部门众多,该地域内工业发展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1)图中A处建设了大型水电站,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该区域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3)图示区域内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部门众多,该地域内工业发展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2.
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1)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3.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甲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解决的具体措施为_____ 。。
(3)请分析丁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如果丁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下表为丁地的气候资料:

(1)说出甲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解决的具体措施为_____ 。。
(3)请分析丁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如果丁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2.选择题- (共5题)
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将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意在( )
①降低商品价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③尊重市场规律,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竞争力
④取消政府价格干预,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3.单选题- (共13题)
9.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2010年相比,在1980年,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
【小题2】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小题1】与2010年相比,在1980年,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 B.河流的含沙量大 |
C.河流的汛期长 |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
A.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
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
10.

【小题1】图2中显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小题2】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
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2中显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 |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
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 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 |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 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 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
11.
读“内蒙古山路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完成第下题

【小题1】图中的①②分别为()
【小题2】关于此发展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3】关于此产业链各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的①②分别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 | B.供气.液化气站 |
C.供水.农田灌溉 | D.钢材.轧钢厂 |
A.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 | B.实现了光伏发电循环发展 |
C.最终产出绿色环保电能 | D.达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A.煤矸石和秸秆等废弃物用于热电厂锅炉燃烧 |
B.热电厂的热蒸汽全都用于多晶硅生产 |
C.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作热电厂冷却水源 |
D.热电厂发电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动力 |
12.
2013年11月3日,我国首个《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全国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小题2】借鉴鲁尔区发展经验,加快该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小题1】图中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
C.土地资源减少 | D.森林资源锐减 |
①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3.
读“美国主要农业区示意图”和“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N地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小题1】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农作物主要是甜菜 | B.N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混合农业 |
C.M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 D.N地农业生产特点是机械化程度低 |
A.土地荒漠化 | B.黑土退化 |
C.土地盐碱化 | D.草场退化 |
14.
读 1937~1980 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县 1937~1980 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1】对该县 1937~1980 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小了 |
C.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 3 倍 |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两倍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
B.耕地面积的变化 |
C.放牧强度的变化 |
D.气候的变化 |
15.
如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
C.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
D.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
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
B.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 |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
16.
读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②该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小题2】向家坝水电站建设时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
【小题3】该系列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可能是

【小题1】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②该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A.工程计划安排,无特殊原因 | B.此季节气温相对较低,利于工人施工 |
C.避开鱼类的洄游期 | D.此季节河流流量小,便于施工 |
A.库区降水变率增大 | B.库区水质变差 |
C.诱发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D.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17.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 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D. 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小题2】2002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 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 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D. 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小题2】2002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 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18.
读“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概念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经济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经济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环境 | B.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
C.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机会 | D.在河流中大力发展养殖业 |
A.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较少 |
B.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如果合理一些,某些城市化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
C.限制城市发展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
D.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仅存在于发达国家 |
19.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 是按照多种综合指标划分的
B. 边界有实有虚
C. 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 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小题2】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D. 数字地球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 是按照多种综合指标划分的
B. 边界有实有虚
C. 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 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小题2】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D. 数字地球
20.
图为某市1985~2010年产业结构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各项指标变化的特点是
【小题2】我国某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市各项指标变化的特点是
A.1990年以后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产业 | B.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一产业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 D.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
A.该区域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 B.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
C.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 D.该区域的城市化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