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82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5

1.综合题(共4题)

1.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能解决西北缺水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而三峡水库的建设,淹没大量土地,百万移民需安置。下面左图为南水北调路线图,右图为三峡水库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地区人口增加。
材料三 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1)材料一表明什么因素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请结合材料分析。
(2)材料二和三说明了哪两个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它们与环境人口容量呈什么关系?
2.
读“亚洲五个国家城市化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5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由什么变化?
(2)日本和其他几个国家城市化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76.1亿元,较2009年增长37.9%。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及更具有环保性,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并且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中的重点交叉产业,更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下图示意中国大陆锂离子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的空间分布。

(1)简述中国大陆锂离子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2)据2011年12月26日《成都日报》报道,四川将打造国内最大稀土锂电池产业基地。简要分析四川省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3)简要说明我国锂电池行业迅速发展的积极影响。
4.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法国的地势特征是   
(2)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3)法国是欧洲主要的商品谷物产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4)法国南部盛产优质葡萄,试分析其有利的气候条件。

2.单选题(共9题)

5.

   2015年4月,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在适当环境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海绵城市中的
A.树木、草坪可大量吸收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调节多雨期和少雨期的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小题2】城市小区建设采取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透水铺地等措施,主要作用是
A.增强雨水的滞留和下渗
B.削弱雨水对建筑物的冲刷
C.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保证小区生活和绿化用水
6.
图中甲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乙为2004年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有关图中相关内容的正确表述是
A.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乙图A年龄段人口比重受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的影响大
C.甲图③时段后人口增长特点造成乙图B年龄段后性别失衡
D.乙图B年龄段以后,青少年人口比重逐年持续减少
7.

   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以外的某一区域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该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

据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小题1】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
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
【小题2】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
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
8.
下图是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1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3.83‰,死亡率为3.56‰。该地人口增长所处阶段是()
A.IB.IIC.IIID.IV
【小题2】下列社会现象主要在人口增长模式阶段III出现的是()
A.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B.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
C.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
D.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
9.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
A.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
B.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
C.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
D.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
【小题2】TOD开发模式可以(  )
A.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B.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C.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D.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
10.
下图为2009-2012年我国西部某市建成区(指城市中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已经建成的地区,一般指城市建筑集中连片的市区)面积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9—2012年该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总体变化趋势是
A.先增后减B.不断增加
C.先减后增D.逐渐减少
【小题2】图示变化趋势可能使该市
A.出现逆城市化B.土地供应紧张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农村人口增多
11.

   在2012年昌平国际草莓节上,利用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因产量高、口感好,受到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立体无土栽培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金、技术B.热量、地形C.土壤、水源D.劳动力、交通
【小题2】北京市昌平区的草莓能销往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为 
①自然环境改变 
②交通条件改善
③市场需求增大
④保鲜技术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
外向型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其生产活动主要分布在开发区。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各省区外向型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政策B.交通、劳动力
C.技术、市场D.交通、政策
【小题2】外向型制造业布局在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就业机会B.减轻环境污染
C.节省内部交易成本D.减少职工工资支出
13.
下图示意工业集中的扩散。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应该集聚,没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不会集聚
B.工业集聚势必会形成工业地域
C.工业集聚可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D.工业集聚最终会形成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最终也会导致工业集聚
【小题2】若图中细箭头表示我国长三角地区空间扩散,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政府的行政规划
B.工业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
C.集聚核心区的饱和导致企业压力增大,成本增加
D.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吸引力

3.选择题(共1题)

14.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