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科)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82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0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东西岸沙漠化面积扩大。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


(1)分析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原因。
(2)为抑制湖区西部沙漠化的不断扩展,请提出治沙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虎林市地理位置示意图。虎林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与之相关的深加工企业很少。该地近年来面临农民丰收不增收、土地退化和内涝等现象,原因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且营销意识差,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外出务工明显增加。为了改变现状,虎林市出台发展了“处方农业”——根据农业技术人员开出的“处方”,农民按“处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化肥、农药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小麦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该地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小麦灌浆期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1)说明发展“处方农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2)该地小麦主要种在平坦且较高处的河流沿线的冲积平原地区。分析该地形区有利于小麦种植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0.5%、12.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千米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6年9月27日全线贯通。

(1)简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
(2)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东北部,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材料二 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限”。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2003年时中央曾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此后十多年间,利好东北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东北经济依然是困难重重。东北“振而不兴”,中国如何擦亮“锈带”地区经济,成为当前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1)简析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
(2)有人说,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单选题(共11题)

5.
读气象卫星2016年洞庭湖水体各月面积与1998年时对比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洞庭湖水体面积夏季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
A.湖泊范围的降水多B.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C.河流补给的水量大D.地下水资源汇入多
【小题2】与1998年比,2016年1-6月洞庭湖水体面积总体变化及最可能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小;围湖造田B.变小;泥沙淤积
C.变大;退田还湖D.变大;全球变暖
6.

   下图为我国某一流域示意图,其下游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该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量具有“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的特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点位于常年河沿岸
B.湖泊提供便利灌溉条件
C.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D.气候干旱,气温年、日较差大
【小题2】该河流量“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说明了(  )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B.水库起到调节作用
C.雨年农田灌溉需水量较少D.旱年气温高,冰雪融水量较多
7.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小题2】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风沙大、光照弱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小题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二人转B.黄梅戏C.越剧D.梆子、秦腔
8.
点餐类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出现,为足不出户的人提供了便利,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到点就餐相比,商家利用手机销售平台外卖可以(  )
A.减轻对交通条件的依赖B.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C.减轻对市场配置的依赖D.不必了解市场需求
【小题2】通过App,可以查询到送餐员的即时位置和行驶路线的技术是(   )
A.GPS和RSB.GIS和RS
C.GPS和GISD.GIS和数字地球
9.

   下图示意以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作为研究指标,总结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理论。2016年4月河南省依据相关理论和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明确了 2016年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方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指标分别为
A.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
B.资本、技术、能源、劳动力
C.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
D.技术、资本、能源、劳动力
【小题2】2016年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应为
A.发挥人才、关键技术、资本等领域的优势,推进本省企业与国际制造业的合作
B.以“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为重点,深化区际制造业合作
C.以京津地区为优先,以长三角地区为合作重点,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
D.持续深化与珠三角、京津、东北工业区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合作
10.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依据流域型城市定义划分上、中、下游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位于流域型城市中上游的城市(  )
A. 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城市规模一般较小
B. 城市间相互联系差,交通通达度一般较低
C.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D. 水质比较清洁,较适宜发展食品加工工业
【小题2】在同一流域型城市中,上游城市往往为中下游城市提供(  )
A. 高素质劳动力 B. 服务产品
C. 初级农矿产品 D. 广阔市场
11.
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能源调配路线,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A.煤炭、煤炭、石油、天然气B.水电、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煤炭、石油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小题2】③④两条能源调配路线所采用的运输方式
A.灵活性差B.速度较快C.运费较高D.连续性好
12.
乌伦古源有“戈壁大海”之称,是新疆的第二大渔业基地。其湖鱼品质优良,但生长缓慢,产量较低,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昂贵。狗鱼是该湖最名贵的鱼种之一,自1991年引入池沼公鱼后,狗鱼数量不断下降,濒临灭绝,后来池沼公鱼被清理出来,狗鱼数量才得到恢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乌伦古湖中鱼类生产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水温较低B.光照不足C.水质较差D.水量较小
【小题2】乌伦古湖引入池沼公鱼后,狗鱼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数量众多的池沼公鱼
A.分抢了狗鱼饵料食物B.影响了狗鱼后代繁育
C.挤占了狗鱼活动空间D.使湖水严重富营养化
【小题3】下列措施有利于乌伦古湖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定期休渔,捕大放小 ②大力发展网箱养殖,提高产量
③人工培育鱼苗,按时投放 ④发展鱼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
下图为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与有效风能密度(w/m2)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条件是 ( )
A.距海远近B.洋流流向C.纬度高低D.地形起伏
【小题2】甲区域有效风能密度较乙区域大,但风电场较少,其原因是 ( )
A.水能资源丰富B.地势起伏较大
C.土地价值更高D.市场需求量少
14.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集中表现的地带。下图为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的界限和幅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示农耕推进幅度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B.水分C.地形D.土壤
【小题2】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会导致(  )
A.河套平原水土流失加剧
B.长城西北草地面积扩大
C.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加重
D.长城东南森林面积增加
15.

   在我国,从城镇回农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农业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 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 570 多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 450 万人, 这些“归雁”对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据此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我国,“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归雁”地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强
③家乡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原就业地医疗卫生水平的下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归雁”经济对“归雁”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B.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C.城市失业率提高
D.乡村土地撂荒,无人耕种
【小题3】“归雁”经济创业者们具有的优势是( )
A.市场竞争意识强,营销渠道广B.创业理念先进,愿望强烈
C.具有务工、经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D.拥有广阔的融资渠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