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822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3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国。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座,占用土地达数百万公顷。随岁月流逝,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废弃矿区往往有诸多疑难杂症,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采空区规模庞大,不仅不适宜人居,也是耕种和绿化的禁区。但壮丽矿坑所具有的特别之美,也令人印象深刻。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常情况下,农民在收获时会将农作物果实部分(果穗)连同枯萎的秸秆一起收割,每次播种前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翻耕。美国A州(见图)是世界上较早尝试免耕(又称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其做法是:在收获之后的整个冬天将植物的茎杆一直留在农田中,到第二年播种季节时,农场主既不去除这些茎杆,也不翻动土地,而是直接利用农业机械开凿出一条条狭窄的凹槽,同时将种子撒在这些凹槽中,即完成春播。

河南省2002年开始实验并大力推广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技术,其做法是:在初夏小麦高茬机械化收获后,农民采用机械在麦秸秆高茬直立状态的田地里直接免耕播种玉米。此项技术在河南省前期推广缓慢,但目前覆盖率远超美国A州。
(1)分析美国B城(见图)冬季多大风的原因。
(2)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美国A州的免耕更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试述其原因。
(3)免耕的推广都存在阻力,与美国A州相比,河南省哪些方面的阻力因素更大?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6年成都被评为我国十大古都之一。成都是有着4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都城之一,古蜀文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成都市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

评价成都作为十大古都之一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说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2.单选题(共4题)

5.
纳木错(左图)位于藏北高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湖面封冻,冰面厚达2m。7月,某科考队前往纳木错考察湖泊水温的垂直变化。图2示意科考队员绘制的某观测点7月水温垂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图中7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15 m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
C.地表径流汇人量大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
【小题2】推断纳木错水温垂直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A.1月中旬B.3月中旬
C.5月中旬D.7月中旬
6.
读“南部非洲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小题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向北凸出明显,原因是
A.有寒流,降温作用明显
B.受沿岸暖流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分布有高大的山脉
D.位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小题3】【小题4】说明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差异及原因
A.甲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B.甲为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与东北信风的交替控制
C.乙为热带草原气候,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
D.乙为热带雨林气候,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7.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小题3】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  )
A.河流输沙量增大B.湖泊面积减少
C.植被覆盖率提高D.降水强度变大
8.
读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A. 甲——华北平原 B. 乙——内蒙古高原  C. 丙——塔里木盆地  D. 丁——黄土高原
【小题2】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
A. 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B. 乙地地形崎岖,荒漠广布
C. 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 D. 丁地气候湿热,树木葱茏
【小题3】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
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梨花淡白柳深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