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角度,指出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3)请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的自然因素?
(4)说明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在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工业。
(2)读图简要回答E城港口发展的有利社会区位条件。
(3)为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拟再建两条铁路线,请设计合理线路,并在图中绘制出来(请画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材料一 30年来,某市1980~2009城市化的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 该市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病)。专家建议打造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据材料一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2)从环境因素考虑,分析材料一中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分析原因。
(3)说出材料二中“城市病”的表现。试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2.单选题- (共21题)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 B.劳动力 |
C.资源 | D.技术 |
A.居民收入 | B.文化传统 |
C.国家政策 | D.气候 |
A.增加产品销量 | B.接近消费市场 |
C.提高设计水平 | D.增加当地就业 |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小题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 B.商业繁荣发达 |
C.人口高度集聚 | D.水陆交通便利 |
A.行政功能为主 | B.军事功能为主 |
C.文化功能为主 | D.经济功能为主 |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 | B.闽—川 |
C.桂—黔 | D.粤—湘 |
A.空间邻近性 | B.环境复杂性 |
C.要素综合性 | D.条件相似性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在城市中工作,而居住在郊县的职场人士,并产生了交通的“潮汐现象”,为此,城市交通部门设置了“潮汐车道”,即在交通高峰时段,相应调整部分车道的行驶方向。下图为某城市潮汐车道通行方向示意图,其中乙车道为“潮汐车道”。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交通部门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城市交通污染 |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
C.减少交通违章行驶 | D.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
A.居住区 | B.工业区 |
C.主城区 | D.风景区 |
【小题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 | B.舒适程度 | C.交通条件 | D.区域差距 |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 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 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A.住宅区 | B.工业区 |
C.商业区 | D.文化区 |
南斯拉夫的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牲畜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肥料,森林保持水土,河池润泽草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上述农场的农业发展模式是( )
A.能量密集型农业 | B.生态农业 |
C.立体农业 | D.传统的自然农业 |
A.从场外购进煤炭或石油 |
B.砍伐森林或利用秸秆做燃料 |
C.建立火力发电厂 |
D.利用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和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

【小题1】B地形成村镇最可能的条件是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 B.矿产资源丰富 |
C.优惠的政策 | D.劳动力素质高 |
A.武汉 | B.抚顺 | C.株洲 | D.桂林 |
2009年1月20日,在长沙召开的杂交水稻节氮高产高效产业技术研讨会上传来好消息——我国成功掌握了杂交水稻节氮超高产栽培技术。据试验表明,同一块田,以前杂交稻亩产量在710~750千克,但使用缓控释肥后增效明显,亩产量达到800千克,而且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水稻生长的主要气候区是
A.温带大陆气候区 | B.热带草原区 |
C.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 | D.亚寒带气候区 |
A.单产量高 | B.机械化程度高 |
C.商品率低 | D.科技水平低 |
A.加大劳动力的投入 | B.增加施肥量 |
C.加大科技投入 | D.加大资金的投入 |

【小题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 B.气候优越 |
C.距城区近 | D.水源充足 |
A.甲城市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
B.乙城市城区人口激增 |
C.运输的便捷和冷藏、包装技术的进步 |
D.乙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2008年5月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货点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
①缓解交通拥挤 ②吸引外来游客 ③倡导低碳出行 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⑤ | D.②④⑤ |
①地铁站口 ②学校、医院 ③高架路口 ④住宅小区 ⑤隧道口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小题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A.南京 | B.深圳 | C.西安 | D.沈阳 |
山东原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取了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 | B.农业生产由于科技发展摆脱了地域的限制 |
C.该地区已经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 D.人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
A.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 B.我国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好 |
C.我国种植的蔬莱农药残留量少、质量高 | D.我国种植蔬菜科技水平高 |

【小题1】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
A.地形条件 | B.交通条件 | C.人口分布状况 | D.早期商业活动 |

【小题1】阶段(1)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A.缓慢增长 | B.迅速增长 |
C.迅速减少 | D.保持不变 |
A.阶段(1) | B.阶段(2) |
C.阶段(3) | D.阶段(2)和(3) |
如图所示,成都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且粮食、蔬菜和养猪的产值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____农业地域类型
A.季风水田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地形条件 | B.热量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土壤条件 |
A.市场 | B.气候 | C.地形 | D.土壤 |

【小题1】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 | 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 |
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 D.a市场、b政策、c交通 |
A.为接近原料产地 | B.为利用廉价劳动力 |
C.为接近消费市场 | D.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促进了全球政治一体化
③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④明显缩小了世界南北贫富差距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小题1】影响面粉加工企业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原料 B. 劳动力 C. 交通 D. 环境
【小题2】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之间的工业联系方式主要是
A. 商业贸易联系 B. 投入-产出联系
C. 共用基础设施 D. 技术与信息联系
天麻是我国传统药膳滋补品,受自然条件影响,天麻产地主要分布在云、贵、川等地,而华北地区种植较少。近年来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成功实现了“南麻北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目前北京昌平区能够种植天麻主要利益于
A.市场需求旺盛 | B.劳动力丰富 |
C.交通便利 | D.技术进步 |
A.气候 | B.土壤 |
C.地形 | D.水源 |

【小题1】工厂①运费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需要原料和能源少 |
B.产品轻,科技含量高 |
C.交通发达,航空运输为主 |
D.离原料地和市场近 |
A.西部地区 | B.东北地区 |
C.闽南三角地区 | D.北京市及附近地区 |
A.汽车厂 | B.钢铁厂 |
C.玩具厂 | D.精密仪表厂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