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3)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 (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1: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材料3: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3)早期该城市选址为河流交汇处的有利条件是 和 。
(4)该城市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5)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材料二澳大利亚常年植棉面积50万公顷,平均一个农场400公顷(6000亩),是我国户均植棉面积的2000倍;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材料三下左图为新疆棉花种植区域分布图,下右图为澳大利亚农业区域分布图

(1)试分析新疆棉花生长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2)据材料总结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具有 、 的特点。
(3)右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下表中的 (甲或乙)对应。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 、 等优点。

2.单选题- (共14题)

【小题1】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植被丰富 | B.河网密布 |
C.雨热同期 | D.市场广阔 |
①气候变暖 ②南水北调 ③劳动力向北迁移 ④科技进步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科技水平低 | B.小农经营 |
C.机械化水平高 | D.单产高商品率低 |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A.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和雨林气候区 |
B.可可、咖啡、向日葵的热量适应范围较大 |
C.小麦种植在亚马孙平原比黄淮平原更适宜 |
D.苹果和茶树的共同分布区是我国的中温带地区 |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鼓励生育 | B.计划生育 |
C.采取移民政策 | D.鼓励人员出国 |

【小题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 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 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限制外地人进藏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小题1】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 B.东部沿海地区 |
C.中部地区 | D.东北地区 |
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
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 |
C.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 |
D.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 |

【小题1】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②的是
A.日本 | B.印度 | C.中国 | D.美国 |
A.① | B.② | C.③ | D.没有 |
A.出生率、医疗进步 | B.出生率、生产力 |
C.死亡率、生产力 | D.死亡率 社会福利 |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处最可能是住宅区 | B.图中②处最可能是工业区 |
C.图中③处最可能是商业区 | D.该镇的印染厂布局在图中的甲处是不合理的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 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

【小题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D.城乡差距扩大 |
A.D时段 | B.B时段 | C.E时段 | D.F时段 |

【小题1】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丁、丙、甲 |
C.甲、丙、丁、乙 | D.丁、乙、丙、甲 |
A.较高等级的城市数量少,彼此间距离近 |
B.同一种服务种类,低等级城市拥有的数量更多 |
C.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服务种类多,级别高 |
D.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嵌套在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中 |

【小题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公路 | B.铁路 | C.航空 | D.水运 |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摊大饼”式扩张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特克斯县城道路及河流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 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
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 | B.河流远离,未穿城区 |
C.道路环形放射,街道相连 | 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 |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下图为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投入。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甲、乙、丙、丁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乙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位于
A.亚洲印度恒河平原 |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C.美国中部平原 |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
A.市场适应性差 | B.机械化程度高 |
C.商品率高 | D.生产规模大 |
3.选择题- (共3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