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展考点专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813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图甲为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图,图乙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和部分省级行政区用水效率(每立方米水对应的GDP的产值)比较图。

图甲

图乙
(1)简述2007年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分布特点。
(2)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类型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沿黄地区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4)为实现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生态与经济“双赢”和可持续发展,有学者提出要构建高效生态农牧基地战略,请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部门转移到新疆,把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2)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6题)

3.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A.黄土高原B.长江三角洲C.湟水谷地D.河西走廊
【小题2】“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交通B.地形C.水源D.技术
4.
由于往年枯干的芦苇容易引发火患且消耗养分,宁夏沙湖景区多采用放火烧的方式来清除。今年景区摈弃了以往火烧的做法,组织400余人对15000亩芦苇进行人工或简单的机械收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沙湖景区15000亩芦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增加景区经济收入B.防治景区沙漠化
C.美化景区环境D.净化空气、改变景区气候
【小题2】沙湖景区对芦苇进行收割的季节是
A.初春B.初夏C.初秋D.初冬
【小题3】相对往年,沙湖景区今年对芦苇的处理方式,将
A.增加土壤肥力B.杜绝废弃物排放
C.减轻大气污染D.不利于来年芦苇生长
5.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全年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会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阴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
【小题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蒸发C.风沙D.降水
6.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低
【小题2】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丁坝是河流整治中常用的一种工程。它一端与堤岸连接成丁字形,能够改变水流,使堤岸不受冲刷,泥沙在坝间淤积,形成新岸。下图是莱茵河利用丁坝进行河道整治的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丁坝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减慢主航道流速
②保护河岸不受河水直接冲蚀
③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改善航道状况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与淮河相比,莱茵河航运价值大的主要原因是
A.无结冰期B.水流速度快
C.支流多D.流域内经济发达
8.
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
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多河流但不适合发展航运
【小题2】关于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台风
C.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